1 / 5
文档名称:

“春风”吹出妙句来.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风”吹出妙句来.doc

上传人:元春文档 2022/7/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风”吹出妙句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风”吹出妙句来
李清洲 乙常青 马小莉 古往今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风”妙句,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善解人意之“春风”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春风”吹出妙句来
李清洲 乙常青 马小莉 古往今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风”妙句,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善解人意之“春风”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诗句想象新奇,意境美妙。前句写春风吹梦,后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心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诗人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放飞奇想的彩翼,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之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为诗人感情的化身。

充满生机之“春风”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唐彦谦《垂柳》)
“绊惹”,撩逗的意思。像调皮的姑娘那样,在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的季节,垂柳绊惹着春风,时而鬓云欲度,时而起舞弄影,真是婀娜多姿,别具柔情。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偏不老实道来,而要说是垂柳有意在撩逗着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了,真是出神入化之笔。后句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态苗条。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从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前句写垂柳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轻软。“金色”、“丝”,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诗句将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为生动,清人赞之“风致翩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绿”,是吹绿,它极富表现力。诗人曾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一个“绿”染遍千山万水,染遍游子的思乡之情,江南一幅万里长卷,亦被这春风染出灵气。后句写诗人回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表达了思乡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也寓着他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