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醉花阴.重阳》鉴赏.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醉花阴.重阳》鉴赏.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7/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醉花阴.重阳》鉴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鉴赏
余亮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鉴赏
余亮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他们这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出去做官了。这个时期,李清照写了很多红颜易衰之叹、离愁别恨寂寞孤苦之怨的诗词,《醉花阴》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当时词人与赵明诚受朝廷党争牵连,回山东原籍。赵明诚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李清照一人在家独守空房,适遇阴历九月九重阳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写下了这首《醉花阴?重阳》。
首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薄雾浓云是天上由早晨到白天的景象,对应着室内龙脑香料在兽形铜香炉中渐渐消熔为烟的时间流逝。彷徨室内,仰望天际,一副寂寞无主的神情可见。心理感觉化的时间不同于自然时间,它可以把自然时间伸长或缩短。重阳已是白天渐短的时节,但耐不住似雾如云的愁思把它拉长为“永昼”。“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可知“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一种无可宣泄的孤寂情感和相思愁绪便从这些景语中浮离出来,它与温庭筠的小令《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处写“愁”的手法皆为“移情于景”,这两种“愁”同是女子思夫之愁,不同的意象竟然可以给我们相似的感受。选择“薄雾”、“浓云”这样两个意象开头,以天气暗寓心情,所写是个阴天,天阴沉,雾蒙蒙。据心理学家研究,天气颇能影响人的心情,许多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都善于用天气作陪衬。李清照在此首词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因为“薄雾浓云”导致“愁永昼”。此句关键词是个“愁”字,这个“愁”也是全词的词眼,但为什么愁全词却并未挑明。原因有二:其一,文学贵在含蓄,诗词更讲究内蕴,诗词的主旨不宜直言,要靠读者慢慢品尝,才有味道。其二,古代社会妇人思夫不便直说,只能婉转地表白。
次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词人选定了一个特定的日期来写自己铭心刻骨的相思情怀。“每逢佳节倍思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以往的重阳佳节,一定是夫妻共同登高赋诗,或者是把酒赏菊。所以,离别以后,再逢重阳,千万种思绪涌上心头,词人就难以自我把持了。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高雅的玉瓷枕,避蚊的碧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却是“半夜凉初透”。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深秋的夜晚颇有凉意,这是大自然的症候,人人都可以理解。然而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而是借此表现一个独守空房的妇人对丈夫思念的悲伤和痛苦,更为深刻的涵义是表达内心的苦楚和凄凉。此句与前面的“薄雾浓云愁永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