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乡村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乡村最美老师心得体会1
利用课余时间,我仔细学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却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我深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难以遗忘徐德光老师,难以遗忘他五年劈山开路的无怨无悔,也正是这条路让多数孩子走进课堂,走出大山;难以遗忘他和白龙夜以继日的静默付出和伤痕累累,也就是这一匹马,一个人,让多数孩子少了艰辛,多了仰慕;更难以遗忘他37年的坚守却因孩子的升学而无语凝咽,就在这一刻,多少辛酸,多少担忧,又有多少牵挂?的确,他的付出,他的坚守,他的大爱,孩子们不会遗忘,大山不会遗忘!向最美乡村老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学生、爱学校、爱教化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的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第三是学习“最美乡村老师”敬业精神和忠诚人格。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说,“向他们致敬,他们的留守和坚守给被边缘化、被抛弃的乡村留下了希望。在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语境中,全部优质资源都在流向城市,青壮年到城市打工,农村娃娃读高校往大城市挤,乡村只留下空心化的贫瘠身躯,留守在乡村的被悲情地称作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在这种状况下,那些留守在乡村的老师背影就显得特殊伟岸和高大。”难以遗忘那些为了山里孩子而静默付出的人和物!他们就犹如这大山,有着宽敞的胸怀,有着让人感动的大爱!!他们用自己朴实的心对抗着恶劣的生存环境;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引领着一批批的孩子叩响求知的大门;用自己无私的付出,成就了山里孩子的人生。虽然我成不了他们,但是他们身上所弥散出的敬业精神和忠诚人格却感动了我,感染了我。从他们身上我找不到倦怠,看到的是很贴近心声的华蜜,我想这也许也是自己想要的。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作为老师的我播种希望的季节。作为一名一般的乡村老师,我决心以“最美乡村老师”为榜样,自觉肩负起培育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牢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奋勉有为,开拓进取,做人民满足的老师。
乡村最美老师心得体会3
中》中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此乃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教化中,孔子主见对学生施以“仁爱”,就像“最美老师”说的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大爱。爱与责任是教化永恒的灵魂。我们要做一个温顺的严师,用充溢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11月10日早上,外来务工人员姚慧芬和女儿翁进城、儿子翁明冲在衢州市区清莲里的家中煤气中毒。两名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们发觉姐弟同时旷课后,立即打电话联系,并四处寻访,几经周折,最终在学生家中找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三位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最初望见衢江四小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是在网上,我深深的被她们的事迹所震撼,所感动。同样,作为老师的我,学习了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以后,感觉自己做的真是微乎其微。在她们身上我望见了仁爱,望见了她们的坚持不懈,望见了她们执着的责任心,望见了她们那一份坚决的信念。作为一个人民老师,打电话给未到校的学生,这就是每个老师所应尽的职责。一般我们打电话,听见停机的也就放弃了。最多给充了话费以后,听到隐隐隐约、语无伦次的声音,也就挂断了。但是三位老师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挫折而放弃。调课之后,接着找寻,不求任何回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很清晰,调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师,以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始终坚持着这一份信念。平凡之中见宏大,微小之处见真情。她们的努力,她们的仁爱更是让我自惭形秽。今后,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做一个会坚持,会尽责,会关爱学生的老师。通过学习“最美老师”的事迹,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团结一心,用爱与责任去教化每一个学生。
继我校开展向“最美老师”学习的活动后,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激烈的探讨。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每个老师,其实也都是最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