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舒蕾正传之“1996 舒蕾的诞生”
首先,让我们看两组数据。数据比较枯燥,但绝对是机密材料。一组是舒蕾1996年上市始,到2000年的回款数据;另一组是宝洁1998~2000年的营业收入。比较一下,你就会看到舒蕾对宝洁产生的巨大杀伤力。
数据一: 舒蕾1996~2000年销售回款分析
单位:万元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合计
2000年 9699
成长比 40% 128% 38% 46% 63% 46% 29% 23% 17% 16% 11% 50% 37%
99年
成长比 437% 87% 165% 150% 142% 136% 148% 140% 92% 125% 112% 78% 130%
98年 2934
成长比 50% 377% 180% 195% 278% 229% 206% 163% 164% 230% 203% 136% 186%
97年
成长比 6968% 1069% 813% 302% 254% 269% 52% 70% 249% 68% 90% 420% 195%
96年 672
(小虾品点:其实这个表格中有点问题,舒蕾是1996年3月6日上市的,表中1996年1月、2月的数据从何而来,本人一直没明白。不过瑕不掩瑜,还是遵照绝对原始财务数据来使用。) 大的资料库下载
数据二: 宝洁1998~2000年销售收入及利润
单位:千元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主营业务收入 5,242,102 || 3,917,584 || 4,721,083
主营业务成本 2,406,921 || 1,484,785 || 1,960,445
销售费用 1,122,956 || 1,202,232 || 1,302,018
管理费用 459,125 || 487,900 || 483,256
财务费用-50,273 || -25,424 || -36,682
主营业务利润 1,303,373 || 768,091 || 1,012,046
利润总额 1,975,839 || 743,353 || 904,452
从宝洁的数据可以看出,宝洁在1999年跌入低谷,从1998年营业收入52亿、利润19亿,降到营业收入39亿、利润7亿。究其原因,宝洁在这一年遭到了众多对手从多个领域发起的进攻,其中洗发水市场上遭到“舒蕾”和“夏士莲”的双重夹击,洗衣粉市场遭到“雕牌”、“奇强”等品牌的进攻,香皂市场遭到“六神”、“雕牌水晶皂”、“力士”等的侵蚀,其它诸如卫生巾、纸品、护肤品等品类上都遭遇到强有力的竞争。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舒蕾”运用终端战术,朝天一棍,在宝洁一统天下的洗发水市场打开崭新局面的精彩战役。
同样,从舒蕾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正是在1999年,舒蕾一举跃升为全国性的品牌。到2000年,舒蕾凭借近12亿的回款收入,以及“风影”对“海飞丝”的成功狙击,成为销量仅次于“飘柔”的第二品牌。
而这一切的开端,始于1996年——舒蕾的诞生。
丝宝集团对宝洁嘴边的肥肉——洗发水市场起觑之心的时间,大致是在1995年初。此时的丝宝集团经过五年的打拼,在国内的化妆品市场基本上站稳了脚跟:旗下拥有“(日本)丝宝”、“丽花丝宝”两个品牌,在国内贸易部的行业排行榜和市场占有额上进入前十至前五之列,,而且在全国除西藏、青海、海南、台湾外,都设立了省一级办事机构“联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