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6/1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
摘要:经历一千多年的词汇化过程,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不觉”通常以副词的身份出现,在句中作状语。本文从情态表达功能、情感的无意识表达功能、话题转移功能三方面,考察现阶段“不觉”作为副词的几种不同的语用功能,从而进一步确定其修饰性作用的副词身份。
关键词:“不觉”语用功能表达
现代汉语中的“不觉”最初并非一个词,而是由状中结构“不+觉”逐步发展演变为一个词的。语法界对于“不觉”的研究首推贺年永对《春晓》中的“不觉”的研究。他认为,“春眠不觉晓”应按照“春――眠不觉(解释为“睡不醒”)――晓”的格式来理解。如此一来,“不觉”便是一个状中短语,修饰中心语“眠”。虽然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不觉”可以解释为动词,但是从古到今的各种书面材料中,“不觉”的动词性只是通过“不”这一否定副词加上“觉”这一动词形成的动词词组体现出来的,而非作动词使用。当然如果非要“不觉”作动词用的话,可以解释为“不认为”,但此时它必须与助词“得”搭配使用。如:
(1)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这是它们最后离开的地方。(毕淑敏《预约死亡》) 然而,经过历时的发展,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不觉”通常都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不觉”作为状语,能够表示“时间的流逝”。例如:
(2)世人似发疟一般,寒一上热一上,不觉过了一生矣。(宋《语录》)
(3)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元末明初《水浒传》)
(4)周锦华于是屡次作诗,不觉积有三四十首了。(现代《文心》)
一、多样的情态表达功能
“不觉”作为状语能够表达多种情态,传递行为动作的主动发出者即施事这一语义角色的情绪和态度。一个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和惊7种。人在各种情绪之下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行为动作,例如:笑表示开心满足,身体发抖表示生气惊恐,瞪大眼睛表示吃惊害怕等,会形成“不觉+动词词组”这样一个结构,表示行为动作的自然流露以及情感心理状态的下意识表现。

“喜”是快乐、幸福、满足,是由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喜悦之情。通常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条件反射的动作是笑。例如:
(5)再看,原来加上了“的书”二字,不觉笑了起来道:“对了,这就错不了了??!”(张爱玲《多少恨》)
(6)就不觉忍俊不禁了。(老舍《老张的哲学》)
例(5)、例(6)用“不觉”这个副词把“笑”和“忍俊不禁”这两个词所形容的那种无法抑制的喜悦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怒”这种情绪通常都是受外界的人或事物干扰所形成的。在这种情绪下,施事者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发抖打颤来舒缓内心的愤怒,这是行为主动发出者在“怒”的情感状态下的下意识表现。例如:
(7)叶民主断定他们一定是不正当关系,心里不觉暗暗地骂着人。(方方《定数》) 叶民主断定眼前的这一对男女的关系是不正当的,他鄙夷这样的关系,鄙夷眼前的这对人,更由此联想到自己,很是气恼自己原来也做出了这种苟且之事,所以不由自主地就骂了起来。“不觉”表现了叶民主此刻的懊恼是真切的,发自肺腑的。

“忧”体现的是行为发出者的忧愁、忧伤或担忧之情。例如:
(8)曾皓:(不肯使大奶奶太难看,点头,微露喜色)嗯嗯,等吧,等明年春天再漆上两道川漆再设法把杜家这笔账还清楚,我这就算做完了。(不觉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