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民革命歌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两党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会议召开的时间:
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4年1月
会议召开的地点:
广州
会议的主要影响:
标志着两党的合作正式形国民革命歌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两党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会议召开的时间:
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4年1月
会议召开的地点:
广州
会议的主要影响:
标志着两党的合作正式形成;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共产党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来者命革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 间:
地 点:
创 建 人:
校 长:
政治部主任:
创 建 目 的 :
办 学 宗 旨:
意 义:
1924年5 月
广州 黄埔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挽救中国的危亡
培养了大批的军事
政治人才,为建立
国民革命军奠定了
基础
培养有理想、不怕
牺牲,救国救民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动脑筋
北伐战争
1、北伐先锋:
2、开始时间:
5、对象:
6、主要战场:
7、主要战役:
9、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叶挺独立团
1926年7月
3、北伐目的:
4、北伐军总司令:
蒋介石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统一全国
8、成果:
10、结果: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江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武昌
汉口
汉阳
╳
╳
╳
安
徽
湖南
江
西
福
建
湖北
浙江
安
徽
河
南
江
苏
3个北伐对象
3大战场
3场主要战役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战场(主)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上海
汀泗桥
贺胜桥
叶挺
我来试一试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5、苏联的支援
孙中山逝世
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四·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地点:
人物:
性质:
南京
蒋介石
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孙传芳
吴佩孚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课堂小结
练兵营
1.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c
2.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廖仲恺
3.广东国民政府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发动了(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辛亥革命
A
B
练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