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aba 2022/7/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教家风心得体会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1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气,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强壮成长,假如家风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父母早已出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4
  5月24日的《面对面》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母亲因9岁女儿不愿读书,将其捆绑至床头达130个小时,不供应水和食物,最终导致孩子惨死。看完报道,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参与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座谈会上一个主任的讲话,他讲到,从对教化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既懂教化,又对孩子很专心的人。其次种是不懂教化,但是对孩子很专心的人。第三种,是虽然不懂教化,但也不去乱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里面,其次种破坏力是最大的。
  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化,但是假如削减对孩子的胡乱的干涉,把许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孩子多半会成长得特别好。我们现在许多是70后、80后的家长,这些家长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年头,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文化,但也培育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是不是?许多的家长恰恰契合了第三种,自己不懂教化,但我不粗暴的对待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成长的特别好。第一类家长是最好的,我懂教化,我的。每一个管理都是合乎教化规律的,这样一般会培育出特别精彩的孩子。现在我们社会上充溢了其次类家长,本身对教化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对孩子又管理的太多,对孩子的教化的确很焦急,但方式不当或过当,导致很多社会悲剧。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危急的,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家风、家教,更不懂其重要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育道德、培育人格的重要途径。父母品德正直端良,儿女上行下效;父母行为不端,儿女必受其害。家风家教可以说是联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家是最小天下”的道德志向强调了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社会都不会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至今,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家族削减,小家庭增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风淡化,家教缺位,家规失威,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不良现象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乘虚而入,有的侵蚀家庭甚至危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去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一档采访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播出后,从没离开但已久违的“家风”引起了社会热情反响。在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化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其实,很多家风家教的内涵正是我们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遗忘的传统文化,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同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相吻合,可谓是传统精华,影响深远。抓家风家教教化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达到教化和谐的途径,我们要主动引导广阔家长树立良好家风、学会正确家教,注意自身修养、留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