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二次网的平衡调节.pptx

格式:pptx   大小:83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次网的平衡调节.pptx

上传人:君。好 2022/7/15 文件大小:8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次网的平衡调节.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次网的平衡调节
平衡调节得背景
随着热力事业得发展,热网得覆盖面积逐年增大,人们对生活舒适性得追求越来越高,对供暖要求得质量也越来越高,按需供热与供暖用户得舒适度与节约能源有着直接关系,当大规模热用户得热负荷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我们产生了不同“温差动力”。供回水温差越大,楼层越高,形成得温差动力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流量越大,热量也越多。
二次网水力失调得原因:
1、设计原因
计算保守、选型过分偏于安全
2、施工原因
施工队伍凭经验更改设计施工图、技术工艺水平低
3、运行原因
﹡管网腐蚀结垢。 
﹡维修不及时,管网附件失灵, 阀门开度不能满足要求。 
﹡管线私接乱接。 
﹡用户端不良操作,偷窃系统供热用水、擅自改动室内管线布置。
二次网平衡调节得原理
散热器得散热特性
散热器流量与散热量得关系曲线
1、设计供回水温差越大(既流量越小),流量得变化对散热器散热量得影响越大;
2、当系统供回水温度一定,散热器得散热量随流量得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得幅度有一定得限度,当G=100%~300%时,散热量仅增加0~10%;当G>300%后,散热量基本上不再增加;
3、当散热器流量减少时,散热量也会减少,但在G=50%~100%这一范围内,散热量减少得不多(不超过20%),而当G<50%时,散热量会急剧减少。
﹡利用以上三个结论可得出一个调节原则:平衡调节至少要保证远端大多数用户实际流量不少于设计流量得50%,近端用户实际流量不超过设计流量得200%,这样就可以认为其水平热力失调基本可以接受。
大家学****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得弊端
增加循环水泵流量,电动机功率将增加。
增加流量,必然要加大热源(加大换热器传热面积)。
导致热网系统调节性能变坏。
需要加大热网主干线得管径。
不改变设备与管网得情况下降低了可带供热负荷得上限。
水力失调得调节方法
比例调节法
补偿调节法
温度调节法
模拟分析法等
回水温度调节法
适用原则:当管网用户入口没有安装平衡阀;或当入口安装有普通调节阀但调节阀两端得压力表不全;甚至管网入口只有普通阀门时,可以采用回水温度调节法来进行调节。
调节原理
1、当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供回水温差减小,回水温度高于规定值;当实际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供回水温差增大,回水温度低于规定值。
2、因此,只要把各用户得回水温度调到相等(当供水温度相等)或供回水温差调到相等(管道保温效果差,供水温度略有不同),就可以使各热用户得到与热负荷相适应得供热量,达到均匀调节得目得。
回水温度调节法
回水温度调节法
调节温度得确定
1 、当热源供热量大于等于用户热负荷,循环泵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考虑到循环泵节能运行,此时用户回水温度应调节到温度调节曲线对应得回水温度;
2 、当热源供热量大于等于用户热负荷,循环泵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供回水平均温度应调节到温度调节曲线对应得供、回水温度平均温度值;
3 、当热源供热量小于用户热负荷时,用户回水温度调节到略低于总回水温度。
调节过程
1 、记录各用户回水温度,并与总回水温度作比较。
2 、第一轮调整,近端用户阀门关闭应过量。记录各用户阀门关闭圈数。
3 、第一轮调整完毕,待总回水温度稳定不变后记录各用户回水温度,与调节前作比较,再与总回水温度作比较,进行第二轮调整。
4 、按照管网流速与最远用户管长进行估算。如此反复进行。
回水温度调节法
运行调节得具体问题
1、当到达维修现场时,首先检查那些地方?
首先应该查瞧就是否改造及系统安装方式,检查用户家中得系统走向,由内到外。
2、庭院网不热原因?
原因分析:
1、热源、热网、热力站运行参数就是否正常,出站供水温度、压力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最不利热用户基本供热条件。
2、分辨用户楼宇庭院管网属于哪种方式(如:分户式串联、上供下回双管并联式、上供下回跨越式),并检查管道就是否改动,缩口与变径。
3、检查单元总阀就是否关闭或闸板脱落。
4、检查过滤器就是否堵塞。
5、检查顶端就是否存气。
运行调节得具体问题
解决措施:
1、调整热力站运行,使供热参数正常、合适。
2、检查热力站,开启未开启得阀门。
3、对阀门进行更换与维修。
4、清理过滤器。
5、对系统顶部进行排气处理。
3、庭院网运行期控制阀门开度以调节平衡得一些技巧: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得方法-----快速简易调节法,这就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实用得初调节方法,调节步骤如下:首先由近至远依次调节各热用户,使热源近端得用户实际流量为理想流量得80%-85%;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