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能量淀积.ppt

格式:ppt   大小:6,586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能量淀积.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5 文件大小:6.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能量淀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能量淀积
第一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在离子注入基本物理过程的定量描述中,人们感兴趣的两方面问题(粒子同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两方面):
离子注入在靶内的分布(即射程分布);
反冲核(靶原子)的行为及由此引位峰。
可见,级联碰撞扩展越大,辐射损伤程度越严重。
第十三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 离子注入过程中靶材的几种常见效应:
级联碰撞
移位峰
热峰
电离峰
第十四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级联碰撞
持续时间——10-13~10-11秒
作用过程:
离子(M1)直接与靶原子(M2)碰撞——初级碰撞(次数少,7~8次)
反冲原子(M2)与靶原子(M2)碰撞——次级碰撞(真正的级联碰撞,次数很多,数量可多达几千次)
直接后果——产生大量移位原子
例如:一个100KeV的离子入射到移位阈能为Ed=25eV的靶中,移位原子数=E/2Ed=2000(个)
如果有1017~1018离子入射到靶里,将会对材料的结构产生大面积的严重破坏。
第十五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移位峰
形成过程:如果某一能量的离子穿过材料时,在离子走过的某一小区域里发生激烈的级联碰撞,产生大量移位原子,造成此区域内原子密度急剧减少,而区域周围原子密度大幅度上升。
可以同时存在几个移位峰,而且移位峰是瞬间存在。
当移位峰产生时,它的局域压力(应力)增大,可以达到1011达因/cm2以上。因为压力很大,移位峰很快塌陷,部分原子会复合,回到平衡位置,但相当一部分移位原子复合不了,产生复杂的缺陷,包括大量空位和间隙原子,还会形成大缺陷(如位错、层错等),这些缺陷尺寸可能会达到几十埃。
对于重离子而言,当 M1100,能量为10~60 KeV 时即容易出现移位峰效应。
第十六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第十七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热峰
在某一局部区域内,当T<Ed时,不发生移位,而是使原子在平衡位置的热振动加大,使局部区域内的热量或者说是温度急剧上升。
例如在=2nm的Cu靶球体内有1000个Cu原子,一个离子在这区域里失去了300eV的能量,碰撞时间为510-12秒。 104K,~ 103K的热量。对于Cu,其熔点为1086℃,所以局部区域发生熔化现象。
热峰不稳定,经过 3  10-11s,T下降500℃左右。温度下降速率1013~1014K/s,剩下无序区域。
冶金学上,要想得到非晶态金属,冷却速度要达到106~109K/s以上,而且需要多次重复这种急冷过程,才能获得比较好的非晶态金属。
对于热峰效应过程,降温速度远远快于冶金上的淬火温度变化,所以非常容易获得局部的非晶态。
第十八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电离峰(效应)
如果重离子能量很高,例如几个MeV,那么电子阻止能量损失可达Se104eV/nm,这时电子阻止损失同核阻止相比处于绝对优势,这将引起离子轨迹临近原子的大量电离,从而形成正离子或点电荷正离子,结果在碰撞体中形成高密度的正电荷区。
正电荷间存在很强的排斥力,因而会在碰撞体中留下一个空位区,或者说是在离子运动轨道上产生一条空位富集的轨迹或一个应力区。
这种状态将很快地引起周围原子的激烈运动。严重时可引起材料爆炸、粉碎,破坏材料。
对金属,没有影响,可以很快复合一个电子而回到原处。
对绝缘体意义较大,形成很强的内部电场,有可能引起爆炸。
对高分子材料,易使键断裂,解离。
第十九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以上四种效应对材料本身所导致的结果有:
形成大量缺陷、严重损伤区
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其他相结构,如产生亚稳相(不平衡相)
如Ag-Cu,一般不能形成合金(冶炼角度)
离子注入,可形成合金——亚稳态——过饱和固溶体
沉积现象、分凝现象
对于固溶度小的组合,热峰、移位峰的局部熔化后会出现掺杂元素的分凝现象。
对于固溶度大的组合,在局部熔化过程中,离子会从浓度高处很快地向浓度低处扩散,出现沉积现象。
第二十张,共四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实际应用中:
对半导体:四种效应及缺陷、损伤——不希望,尽量避免和消除。
对材料表面改性:缺陷、硬化相、非晶态的存在,将导致
a. 硬度增加,耐磨性增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