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文都2022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范文.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都2022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范文.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22/7/15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都2022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范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7 号韦伯时代中心 C 座北配楼,邮编 100081
电话:010 - 88820136 传真:010 - 88820119 网址: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7 号韦伯时代中心 C 座北配楼,邮编 100081
电话:010 - 88820136 传真:010 - 88820119 网址:
文都2022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范文
来源:文都教育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虽然是人们尊崇的德行,但这种德行其实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但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传播,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退一步讲,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既然如此,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了。
再者,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说是无私奉献呢?
由此可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参考范文】
默默无闻能成为社会道德的精神吗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试图得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的结论,但是在论证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严谨之处,现分析如下:
首先,材料认为“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此项论证明显存在推理过于绝对化的嫌疑,因为一种德行未必只有借助大众媒体才能成为社会道德精神,其实通过国家的媒体形式或者大众的日常传播也可以让一种德行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其次,文中提到“无私奉献的精神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就认为其得不到传播也不能成为一种社会精神”。明显存在推理过于绝对化的嫌疑,因为不事张扬、不为人知只是无私奉献本身的特点,而得到传播会受到社会大众和人们对这种精神的一种认知和态度的影响。
再次,材料认为“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因为无私奉献的善举被人说知道了只能证明一个事件或者一个行为被人所知道了,但是无私奉献所具备的默默无闻的特性未必会改变,二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最后,材料又提到“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进而得出其不具备的默默无闻的特点”,此项论证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即使这一善举被媒体宣传也未必会被社会大众所知道,即使被知道了也不必然得出必然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赏,因为社会大众并不能准确的知道其行为利弊之分,材料用一系列的必要条件得出结论是难以必然成立的。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