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滨水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的应用.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滨水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的应用.docx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22/7/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滨水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的应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滨水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的应用
摘要:海绵城市是发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干预功能的重点环节,其有效应用可实现自然积存,把握城市内的雨水径流,在当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有不行缺少的作用。同时,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改善城市在水域周边道路两侧搭配使用草坪与花卉,每100m2草坪搭配30m2花卉,使城市道路底部可储存降雨,随后通过植物反射、吸取太阳辐射,降低当前城市的环境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6


城市进展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与各类颗粒烟尘,可通过海绵城市理论融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海绵城市理论的降水吸取可以作为城市的“空气净化器”,不仅能凸显城市水域及水域周边的绿化效果,还可有效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如在水域周边设计地被类植物,使地被类植物通过光合蒸腾作用吸取有毒有害物质,稀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城市空气。此外,地被植物的应用布局也特别重要,如某市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共种植了2000m2的地被植物,并且在地被植物中搭配种植了大叶女贞、银杏、朴树等,明显提升了滨水景观周边的空气质量。



有效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调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结构,提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如某市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融合了周边建筑,烘托水域周边的美感,使整体规划更符合实际需求,同时,该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共种植各类树木2250株,通过植物的生长在不同季节制造不同立面景观,使水域周边绿化建设具有动态美。
8

4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元素设计是重要的环节,不同地区周边水域景观元素设计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需要结合当地的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周边水域景观元素设计需要满足城市实际需求,如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两侧设计绿化带和人行道,合理利用滞留雨水养护植物,使植物健康生长,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净化大地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有效管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融合自然景观和商务设施,为商务活动制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协调滨水景观与商务活动,避开冲突的发生[5]。



植物元素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植物元素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周边水域景观种植面积、观赏类型及非观赏类的植物需求。因此,要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设计植物、优化花卉,某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首先,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布局设置,提高滨水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选择五针松,该植物能提升视觉感受,还可以丰富道路周边景观,使车辆驾驶人员在道路行驶时可以放松身心。
9



在实际应用海绵城市理论时,可详细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如景观的空间利用、道路周边形态的创新等。在空间设计上不能进行理想化设计,设计要落实在实际要求中,如光照强度、方向及植物的生长****性等都要考虑到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同时,凸显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特点,发挥道路周边景观的实际作用。



生态廊道设计以雨水排蓄作为基础,对城市区域内常涝区域的雨水管道及泵站进行扩容处理,提升雨水的下渗力气,削减地表径流。城市广场建设环节应建设生态型停车场,遵循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构建完善的水体循环机制,径流通过生态草沟被收集并输送,增加雨水下渗量、净化水质,为滞留池的动植物供应了栖息地。生态草沟和生态滞留池散置卵石,去除较大颗粒污染物,兼顾景观效果,可接受下穿形式通过设置格栅以防溢流口堵塞,建设后要定期修剪植物、清除杂草、清理杂物和枯死植物,检查溢流口是否堵塞。
9

5结语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分析城市海绵理论,重视城市洪涝灾难等问题,使城市道路景观可在把握降雨径流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结构,充分利用水资源,完善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绿色进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以平潭综合试验区如意湖及周边水系景观工程为例[J].四川建材,2018,44(6):52-53.
10

[2]南海风,———以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为例[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9,45(3):62-64.

[3]刘丹枫,董宁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豹子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争论[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