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oc

上传人:apanghuang27 2017/6/21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一、创业教育与文化休戚相关
教育是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意识等的综合体现, 影响教育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其中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为深刻和持久。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就只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这条河的本质特征。教育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教育与文化是打碎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文化是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则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路径,教育和文化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融合和发展着。中国的传统教育长久以来深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精神信念与价值意识,它在社会机体组织和人本文由论文联盟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传统文化在规范和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是伴随现代文化而生的新兴产物。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深受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冒险的创业精神
创业需要的是一种大胆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一种保守求稳的守业文化而不是冒险的创业文化。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在个人追求上要安贫乐道,只要食能饱腹,衣能裹体就能安于现状。《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子曰: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指颜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道家《道德经》提出天道无为,万物化育。在处世哲学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个中庸之道,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之道要求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力求中和、持平、稳定,注意公平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允执其中、致中和的程度,既反对过火,又反对不够。这种处事方式,虽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但是反映在创业教育上却禁锢了人的思想和行为,使其缺乏一种大胆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创业精神。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贫乐道无为而治以及中庸之道的思想都具有一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形成创新、冒险的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创业教育能否顺利实施与社会的认同度有着紧密联系,社会认同度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深层因素的影响。中国当前的现实状况是:一方面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年轻人去创业。但另一方面,大批社会精英人才仍源源不断的涌入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创业教育在我国的社会认同度依然不高。而这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导向和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有着很大关系。儒家从很早开始就强调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要意思就是学****好了就去当官。这一思想千年来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广大读书人,使得中国陷入学而优则仕的困局不可自拔,官本位思想成为阻碍广大青年追求真理和开拓创新的价值牢笼。目前中国的考公务员热就是官本位导向的最真实的写照。大学生毕业后很多将国家机关作为第一选择,其次是事业单位,然后是垄断性的国企业,最后才是民营企业。人们对于创新、创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