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茶文化大课《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茶文化大课《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2/7/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茶文化大课《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3
茶文化大课《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
小编:LZW1
5 / 13
广州人所说的喝茶,实际上就是上茶楼喝茶,不但要喝茶,还要吃点心。所以被视为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和一般的茶馆的概念也是不同的。它不但提供茶水和点心,而且建筑的规模十分宏大,很富丽堂皇,这可是普通的茶馆所不能比的。在这种地方喝茶,实在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而在喝茶的时候,点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广州的点心种类很多,有100多种,如:虾饺、干蒸烧卖、马蹄糕、糯米鸡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虾饺了。在薄薄的皮中有又大又嫩的虾仁。一口咬下去,非常美味可口,使人百吃不厌。也正因为是这样,广州人把喝茶又称为 叹茶 。 叹 是广州的俗语,就是享受的意思。这也许就是广州的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广州人喝茶并没有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是在主人给客人斟茶的时候,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的时候,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了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然给随行的仆人斟起茶来,因为按皇宫里的规矩,仆人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皇帝的身份,仆人灵机一动,把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便逐渐演化成了喝茶的一种礼仪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3
这就是最有特色的 茶文化 。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丰富多彩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传下去!
茶文化大课《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心得4
悠悠千载,茶从浓淡稀疏的历史云烟中走来,从江南烟雨中走来,从小桥流水中走来 带着一抹神秘的面纱,姿态摇曳地来了。
《诗经》曾云: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这是人们对茶最初的体味。中国是茶的故乡,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并传播到现在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茶发源于神农而闻于鲁周公,兴盛于唐朝及两宋时期,普及全球在明清之时。在这条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茶与人的生活不断交织碰撞,从中得到升华。
茶文化是茶的一种升华。所谓茶文化是融合了佛、儒、道诸派的思想,独成一体,是饮茶时的一种文化特征。茶文化源于我国古时,包含了茶道、茶具、茶艺、茶学等,其中代表是功夫茶文化。苏辙曾云: 闽中茶品天下高 ,便是形容功夫茶。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茶来传播各种艺术。而古今中外,人们对茶文化都侃侃而谈,尤其是对 茶品 的议论。
古代,人们对茶不仅看重其炮制成果,对泡茶人的品格也颇为看重,故有了 茶人 说。 茶人 不等同于喝茶人,喝茶同样不等同于茶道。因此,茶人拥有独特的茶人精神。
古人对于茶品的追求从未停止,而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因此,古人也根据不同的茶文化而形成各种礼仪方式,但都是以 茶品 为中心的以茶会友、以茶代礼等礼仪方式。故古人饮茶贵在 茶品 ,他们认为茶品高尚代表品德高尚、志同道合,也就是茶人须是 佳客 。
茶品在文人之间流行时,也开始潜移默化到朝廷之中。北宋、南宋时期,官员特别看中茶品,若茶品好,且茶也泡得好的便可以直接升官。因此,当时的士族更加重视茶品的培养,因此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产物 贡茶。对于贡茶,苏轼在《荔枝叹》中说: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这凸显出贡茶的特殊地位,也使茶品变得更加高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
随着时间的流逝,茶已在历史中演变的上千年。现在的人们,对于茶的追求同样与古人相同。人们对茶有一种精神的寄托,把泡茶的技艺作为空闲时的精神追求。当初茶圣陆羽在《茶经》内所阐述的 精行俭徳 这一茶品在现代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现在的人们对茶有了更深层的见解,他们在品茶时,不仅陶冶了情操,更是将它视为自己精神与品格进一步的提升。以茶会友,会的也不再仅是手艺,而更多的是茶品;以茶代客,待的也不再仅是客,更是与自己的志同道合的茶友;以茶代礼,代的不仅是自己的习惯,更是自己情操的升华。故茶品在发展中,不停地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