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修身是中国式励志的主题(1)
这本《吃透曾国藩》,“穷以修德,困而著书"。我写书是被病所困——白癜风,要治这个病最重要的就是减压,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努力让自己闲下来,写书算是一种清闲地休养。
我有优点,凡事有泡父辈的人脉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悟得早,他老子一上来就把“真事”都告诉他了,把道给他指明了,而我们自己去悟的必然要走很多弯路,做很多无用功。我们有幸听到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给他的“二代"的口传心授,自然比自己从头学“四书",曾国藩所讲的这些“真事、真话",跟我们一般的理解并不一样,他没有一点世俗化的权术,没有潜规那么,都是那样的正,那样的正大光明,让我们眼前一亮,心里一热,哦,原来直道而行真的可以啊!
(精品文档请下载)
修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交融在两千多年的文化教育里面,一直延续到了辛亥革命之后。一百年前,正是民国元年,中国传统教育开场向西方学习,进展分科,首先分出来的,就是国文课和修身课。自立、勤学、好问、专心、孝亲、习劳、反己、老实、宽恕、守信、忠义、尚武、有恒、自省、慈善、博爱、公益,这些都是修身课里的章节。直到1933年这门课被取消,于是,修身被我们从生活中删除了!我们说,对待传统,要取其精华,,我们恰恰把精华丢掉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当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重新需要靠个人奋斗去创始美妙生活时,我们渴望汲取精神上的力量,这时西方送来了卡耐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论语》之类的传统经典那么成为少数人的雅好,成了国学,,她的青年却要到西方人那里寻找人生的信念和奋斗的精神,真是天大的荒唐!这何止是一国软实力缺失的表达啊!(精品文档请下载)
不过,既然这些西方励志书籍受到广泛的欢送,那么,它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优势所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如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里所强调的,近代以来,西方精英阶层所信奉的个人奋斗、节省、创新等资本主义精神构成了西方励志的主体;二是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的成果被西方励志大量引进;三是西方励志读物依托于现代的市场经济等社会形式。这三方面都比较适应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的阅读需要。
(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早期读曾国藩,最受用的那些思想,如尽性知命、进德修业、君子不求全、反求诸己、立人达人等等,其实都是从“四书”而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那么,我们直接看“四书”就得了,为何还要从曾国藩这里看二手的呢?
对我们现代人来讲,曾国藩的意义在于,他离我们更近,他的成就有目共睹,他做官那么升得最快,带兵那么戡乱救国,道德那么节省廉正,诗文那么开宗立派,治家那么子弟英才辈出,举贤荐才那么名臣豪杰各得其所,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近代最出色的人物都对他推崇备至。另外,他也是书法家、围棋爱好者、长期病号,也有很多世俗人的乐趣。他自己传世文字极多,关于他的文字也极多,在他身上,那些略显空洞的、理论化的,甚至有些说教意味的思想变得更鲜活、更实际、更有说服力。他就是一部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的人生百科全书、一部中华励志宝典、,曾国藩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家书,家书便有一个好处,世间很多话,跟外人讲的,和跟儿子、兄弟讲的是不一样的,真事、真话只能跟自己最亲近的家人讲。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看到很多“官二代”也在做官,而且“进步”,这一方面得益于父辈的人脉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悟得早,他老子一上来就把“真事”都告诉他了,把道给他指明了,而我们自己去悟的必然要走很多弯路,“二代”的口传心授,自然比自己从头学“四书"更便捷。当然,曾国藩所讲的这些“真事、真话",跟我们一般的理解并不一样,他没有一点世俗化的权术,没有潜规那么,都是那样的正,那样的正大光明,让我们眼前一亮,心里一热,哦,原来直道而行真的可以啊!
(精品文档请下载)
修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交融在两千多年的文化教育里面,一直延续到了辛亥革命之后。一百年前,正是民国元年,中国传统教育开场向西方学习,进展分科,首先分出来的,就是国文课和修身课。自立、勤学、好问、专心、孝亲、习劳、反己、老实、宽恕、守信、忠义、尚武、有恒、自省、慈善、博爱、公益,这些都是修身课里的章节。直到1933年这门课被取消,于是,修身被我们从生活中删除了!我们说,对待传统,要取其精华,,我们恰恰把精华丢掉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当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重新需要靠个人奋斗去创始美妙生活时,我们渴望汲取精神上的力量,这时西方送来了卡耐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论语》之类的传统经典那么成为少数人的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