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血管瘤 (2).ppt

格式:ppt   大小:4,005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管瘤 (2).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6 文件大小:3.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管瘤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血管瘤 (2)
第一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1963年virchow旧的分类:
capillary hemangioma 组织和骨的肥大
可伴发青光眼(若鲜红斑痣累及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则患青光眼的几率为45%),皮损破溃出血和继发感染。
第十七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鲜红斑痣表现为两种类型:
在活体血管显微摄影下观察
1.迂曲、表浅而扩张的血管袢(斑点型)。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反应更好。
2.浅表的平行的血管丛扩张(环形)。皮损的位置相对较深而且扩张的血管和平行的血管丛之间有交通支。
第十八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临床根据分布特点又可分两型:
:见于枕部及面中部,随年龄增长可消退;
:可位于一侧面部或一侧肢体,随年龄增长皮损颜色加深,不会自行消退。常伴发其他血管畸形。
第十九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常伴发其他血管畸形:
软脑膜鲜红斑痣(Sturge-Weber综合征),除了表皮的鲜红斑痣外,还伴有同侧软脑膜、视网膜、脑皮质血管畸形,并产生相关临床症状,如癫痫、青光眼、对侧偏瘫、智力发育迟缓、语言障碍或行为异常等;
骨肥大鲜红斑痣(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出现患侧鲜红斑痣、静脉曲张、软组织和骨肥大。常出现于单侧肢体,尤其下肢最常累及,少数发展至臀部和躯干,甚至四肢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受累。
K---T 综合征
第二十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诊断
根据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发生于面、颈部的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
随身体增长而扩大
不自然消退等特点
可作出诊断
第二十一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治疗
手术治疗
、色素改变和组织萎缩等继发畸形的病例;
,病灶自然出现了明显的增厚和结节,无法行非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植皮、游离皮瓣修复常常效果不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皮肤扩张术进行修复
第二十二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激光治疗
其他:放射治疗、冷冻治疗、光化学治疗
光疗法主要是对血管的光敏破坏
第二十三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二十四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二、 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 nevus,hemangioma)又称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或单纯性血管瘤(hemangioma simplex),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构成的良性肿瘤。
LOGO
第二十五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病因、发病机制
草莓状血管瘤的病因和细胞来源均不清楚
推测血管瘤与胚胎发育不成熟有关 :胚胎内即将发育为血管的组织,未与正常发育中的血管系统相连结,留在较表浅的皮肤上,这些血管组织发展为血管瘤。
第二十六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临床表现(发病特点)
出生一个月时才出现,男:女=1:3,高加索人种发病率较高。
80%的草莓状血管瘤为单发孤立的肿瘤。
60%累及头颈部;25%累及躯干,尤其是肛周和女阴处;15%累及四肢。
可累及皮肤、黏膜和其他软组织,如肝脏、胃肠道,喉,中枢神经系统,胰腺,胆囊,胸腺,脾,淋巴结,肺,膀胱和肾上腺。
第二十七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皮损特点
皮损形态:
鲜红色,高出皮面,境界清楚;
呈柔软分叶状肿瘤;
数目单一或数个,大小不等;
常伴发海绵状血管瘤;
第二十八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一般病程可分为增生期、稳定期、消退期。
增生期表现为蚊咬状或针尖样红点,也可出生就为片状,多数以后或数月内向周围扩展;
一般半岁或1岁半进入稳定期,生长停滞。当病灶中开始出现灰白点,并逐渐扩大或融合,即进入消退期。
自然消退是此类血管瘤的重要特征。
第二十九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组织病理
婴幼儿期:
皮损处内皮细胞增生和增大
聚集成实体性索团,仅见少数小的毛细血管腔
成熟期:
损害为毛细血管腔增大
有些官腔显著扩张
内皮细胞变平
第三十张,共五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诊断
根据出生后数周开始出现,数月内增长迅速,1~2岁后逐渐退化,皮损表现为好发于面部的暗红或鲜红色草莓状软肿物等特点可作出诊断。
如诊断不清,可取组织进行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