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制造面临双重挑战 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制造面临双重挑战 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doc

上传人:十二贾氏 2022/7/1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制造面临双重挑战 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制造面临双重挑战 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
辛迪随着美国重回制造业和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竞争优势正在褪去。在中国工业增加值出现滑坡的境遇下,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
美国重振制造业,中国面临严中国制造面临双重挑战 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
辛迪随着美国重回制造业和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竞争优势正在褪去。在中国工业增加值出现滑坡的境遇下,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
美国重振制造业,中国面临严峻挑战
与中美伦敦奥运会金牌之争一样,中美大国竞争,特别是中美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延续。8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俄亥俄州建立一所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以扶持美国制造业和鼓励企业在本土投资。这是美国在扶持制造业发展方面的又一大手笔,建立这样的创新研究所,有助于联合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力量,发展尖端科技和培养制造业技能。
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期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
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却走了一段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弯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直至重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失业率上升。到4年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才惊醒了美国政府和有识之士。
金融危机后,美国逐渐加速的“再工业化”以及美国政府对“制造业回归”的强力推动正在改写着全球制造业格局。从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制造业复兴,并逐渐体现出了政策效果,,制造业投资恢复明显,根据制造商协会的预计,美国制造业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4%%,高于同期的美国GDP增长预期。
美国重回制造业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正在下降。尽管中国制造业时薪还远远不及美国的水平,但中美之间的成本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10年,,,从2002年至2010年,%。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力报酬增速比生产率增速要快得多,从2005年至2010年,工人的工资水平以每年19%的速度递增,而同期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全负荷成本只增加了4%。这对于一向靠要素价格低廉取胜的中国制造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为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美国政府正在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降低美国制造业的税收负担,并使暂时性减税措施永久化。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和修订***贸易协定、美国哥伦比亚自由贸易协定、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这些措施的目的依然是推动制造业回归,即取消把业务转移到海外的美国公司所享税务优惠,促使那些公司把业务回流美国,使其国内制造商能够从政府为促进就业和出口所提供的补贴中获益。
此外,美国在外贸、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