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几点感悟.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几点感悟.doc

上传人:晴雯 2022/7/16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几点感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几点感悟
裴良先一、处理好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知识衔接问题
对历史人物评说是以史料为基础的,有些历史人物活动的相关史料在必修教材中已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前复****并在授课时加以点拨归纳。如关于秦朝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几点感悟
裴良先一、处理好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知识衔接问题
对历史人物评说是以史料为基础的,有些历史人物活动的相关史料在必修教材中已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前复****并在授课时加以点拨归纳。如关于秦朝的郡县制,选修教材《千秋功过秦始皇》一课中提到郡的数量、郡县长官的名称和职责,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提到秦朝地方分为郡、县、乡、里四级,还有在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置的道。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离不开评说历史人物这一环节,学生普遍重视历史人物活动史实,而忽视对历史人物评价,或者对历史人物印象来源于影视作品,缺乏正确观点。所以,历史人物评说也是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在评说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全面性,准确性
如对康熙皇帝的评价,课本上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康熙一生,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启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这种说法显然不够全面,只是把康熙放在国内环境中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没有考虑世界形势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应客观地告诉学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康熙延误了历史的进程,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因循误国,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是落日的余晖。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康熙的所作所为,放射性、多层面地联想。然后再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史观出发,进行思维、归纳,总结出有独到见解的正确结论。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要认识到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掌握历史人物的活动、主要事迹、主要思想,然后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既不能拔高,也不能贬低。
2. 历史原则
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尤其对于封建帝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