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7/16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52425 人口问题论文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
分析
各项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是在充足的劳动力支持 下实现的,要想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便需要对 我国劳动力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劳动力的正常供给。但 是,受人口老龄将15—64 岁的人口作为劳动年龄人口,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其结构 所造成的影响。
(一) 20xx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最高
相关数据显示,自1990年一20xx年,我国劳动年龄人 口趋势走向呈倒“v”形,1990年一2000年呈上升趋势, 到2000年所占比例达到最高,2000年一20xx年呈下降趋 势,所占比重不断减小,截止到20xx年年底,我国劳动年 龄人口所占比例仅为73%[3]。如果不及时从政策层面采取 有效应对措施,加强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控制和调整, 则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二次腾飞”。
(二) 20xx年之后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减 缓人口增长速率,缓解人口压力,但是该项政策在几十年 后也暴露出了其弊端。在计划生育实施阶段,每个家庭一 般都是一个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几十年后,老龄化人 口的比重越来越高,并且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也在 不断增加,每个年轻人平均需要抚养两名甚至更多老人, 使得抚养比也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在 20xx 年之后表现尤 为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也加重了对社会的负担,不利于 经济的良好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4]。
(三)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不断老化
根据调查可知,从2000年一20xx年,我国劳动年龄人 口内部结构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高年龄劳动力所占比重 持续增加。虽然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15—40岁年龄 段的人仍占据绝大多数,但同时40—64岁年龄阶段的劳动 力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 45—64 岁年龄范围的高龄 劳动人口,比重增长速度更为明显,从2000年一20xx年便 由原来的 %上升至 %,比例增加了近 1/3,使得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重心逐渐 转移至高年龄劳动人口[5] 。同时,这种现象也预示着未来 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仍然比较严峻,在 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仍会呈升高趋势。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合理建议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要想确保劳动力的正常 供给,便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以便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做 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一)完善“全面二孩”相关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此,应推广落实“全面二孩”相关政 策,适度鼓励民众生育,提高出生率,以此来增加年轻劳 动力,实现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调整。但是受经济条 件、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家庭并愿意生育二 孩,“全面二孩”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其作用的有 效发挥。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获取社会各界 的支持。首先,国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生 育观念,从物质和经济上给予支持,鼓励人们生育二孩。 其次,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新生婴儿数量激增,对 儿科医生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国家应加大对儿科医 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并提高其薪资待援,以吸引、留住更 多专业人才。同时,针对女性受隐性歧视问题,应加大对 生育二孩女性劳动权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