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颅内压及腹内压的监测
第一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内容概要(1)
颅高压(ICP)的概述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
颅内压监关于颅内压及腹内压的监测
第一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内容概要(1)
颅高压(ICP)的概述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
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第二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ICP
完全密闭的容器
容积是恒定的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脑脊液的液体静力压
脑血管张力变动的压力
颅内压的
组成
一个颅腔
三种内容物
两种压力
组成维持
第三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其它原因
最常见病因
.
颅骨广泛凹陷性骨折
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血管痉挛
脑梗塞 脑脊液循环不畅等致外伤性脑积水
急性脑肿胀 静脉窦血栓形成等
颅高压的常见原因
颅脑损伤时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伴有的脑水肿
第四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正常ICP
一般把ICP≥20~25mmHg作为上界水平
*大龄和小龄儿童的年龄界限无明确界定
+可能是指新生儿
1mmHg= (标准大气压)
年龄组
正常值范围(mmHg)
成年人和大龄儿童*
<10-15
小龄儿童
3~7
婴儿+
~6
第五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颅内压监测方法
方式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无创脑电阻抗监测
有创颅内压
监测
无创颅内压监测
优点 操作相对简便
缺点 准确性差
Before
优缺点
我科有创颅内压监测方法:脑室内测压法
脑室内测压(最准确)
硬膜下测压
硬膜外测压
腰穿测压
优点 最准确且为诊断金标准
缺点 感染时最严重的并发症
第六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患者取头部水平卧位,颅内引流管连接一个三通管,侧通道接引流袋,直通管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监测套件,扣于模式压力传感器接监护仪,彼此紧密连接持续监测颅内压。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再接一只三通管,侧通道作调零口(不调零时用无菌肝素帽封闭),直通道连接冲管用生理盐水。
测压时将三通管引流通道关闭后开通测压通道并将侧口打开调零后盖上即可从监护仪显示屏观察到颅内压波形及压力。
脑室内测压法
第七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适应症
任何病因引起的浅-中昏迷;病情尚在急性期或仍在进展;颅内高压是主要矛盾。如大面积脑梗塞的昏迷患者,发病7天内。
颅内病变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发展至昏睡,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考虑与颅内高压有关。
颅内高压患者,昏睡至中昏迷或清醒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第八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适应症
深昏迷患者满足下列条件:
Ⅰ.排除脑死亡
Ⅱ.辅助检查提示100%死亡
有颅高压的清醒患者满足下列条件:
Ⅰ.足量使用脱水药的情况下发生过脑疝
Ⅱ.SAP<90mmHg或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曾有意识障碍(癫痫除外)
脑积水患者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者
亚低温治疗患者
第九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临床意义
该项技术通过颅内引流管进行准确可靠的连续ICP监测,能准确判断颅内伤情及脑水肿情况,为脱水治疗提供科学根据。
降低了因不当使用甘露醇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减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了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等患者治疗的盲目性。
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和发展,抓住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率。
第十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内容概要(2)
腹内压(IAP)的概述
腹内压监测的方法
腹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颅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第十一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