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公共行政历史视野下的新公共行政学研究
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新公共行政学无疑是公共行政发展史上的里程 碑,它的兴起使公共行政学从传统的思想桎梏里解放出来,开创了公共行政研究 的新格局。它所倡导的社会公平、民主行政、以及对社会公行政功能便相对的区别开来。而建立在这种政治——行政二分法基础之上的传 统公共行政学则一直将公共行政局限于与政治截然不同的中立性的行政领域,即 执行政策而不是制定政策。对于建立在这种二分法之上的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状 况,新公共行政学派极其不满,他们认为,这种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研究的视角 放在行政机关预算、人事、组织及大量所谓的中性问题上,使公共行政学研究局 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相反却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 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游离于社会政治现实之外,远远不能解 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对此,他们首先致力于突破传统公共行政的 思维框架,他们认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只是一种虚构的理论,在现实的政治与行 政运行中,这种行政体制游离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其次,他们主 张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开放的行政系统观念来研究行政组织运作中遇到的问题, 即跳出研究行政程序的狭窄圈子,趋向于相关问题的公共行政研究。最后,公共 行政学还确立了一套与其思想体系相配套的研究方法。奉行价值中立准则的传统 公共行政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之下,更强调价值与事实 的分离,更加醉心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错综复杂的公共行政活动做微观 上的数量精确与描述,致使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与政治分离的、以管理技术和工 艺为主的科学,成为一种独立于政治和社会之外的非人格化的东西。对此,新公 共行政学派认为,纯粹的价值中立在学术研究中根本不存在,因为每一个学者都 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价值观纳入其学术思想之中。此外,这种价值中立还对行 政学的研究产生误导作用,它使行政学研究者高居象牙塔之中,远离社会生活, 接受既定制度阉割的学术的批判精神,使研究不能影响或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 所以,新公共行政学派推崇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的思辨方法,将价值理论放 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他们甚至指出,在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与实质价值不可兼得的 情况下,宁可重视对价值判断的追求。在他们看来,行政学者不应只是学术的研 究者,更应是改革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倡导者。
(三)主张民主行政
新公共行政学派不仅期望政府能通过观念与行为的转换解决社会存在的尖
锐矛盾,更期待公共行政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即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并主张 通过行政改革使民主行政得以实现。在新公共行政学者看来,民主行政的核心在 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反对滥用权力与行政无能。民主 行政要求公众需要是行政系统运转的轴心,即公众的权利或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 的利益扩张与满足。
(四)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新公共行政学派认为,因为公共行政组织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承担着,所 以,公共行政组织结构与功能状况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密度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官 僚制组织体制已经造就了一种超稳定的能力,公共行政组织结构也因此趋于呆 板、僵硬,使政府失去了必要的敏感性与同情心,正在远离社会公众,而这与激 烈的社会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使公共组织无法对所发生的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