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字谐音对联
汉字谐音对联1
1.、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4.、两舟家帘,
半夜生孩儿 我管他子时乎 亥时乎.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水冷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
丁香话,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尖尖山上小下大.
卡卡位先上后下
明明天左日右月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在上不分南北
在下不是东西
久旱逢甘雨,几滴,
他乡遇故知,情敌。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宝塔圆圆,四面八方七层
手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首已百年身。
秋月月月月台上赏月,
夏每天每天井中闲聊.
王老者一身土气
朱先生半截牛形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汉字谐音对联5
对联: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
分析:澡堂联。“兵部”谐“冰布”,布即置意;“翰林”谐“汗淋”。
对联: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
分析:秦观对苏轼,集四书句。“多乎”谐“多胡”,“樊须”谐“繁须”。
对联: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分析:苏轼对佛印。“河上”谐“和尚”;“诗”谐“尸”。
对联:风吹罗汉摇和尚;雨打金刚淋大人。
分析:明僧人姚广孝、林御史戏对。“摇”谐“姚”,“淋”谐“林”。
对联: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分析:宋汪仲嘉招郡僚宴集,营妓赔酒,有杨小玉及李娘者色艺俱佳,户掾主杨,理掾主理,席间相戏得上联而无对句,后汪与敖麋对局,有沈姓县令旁观,乃得下联。“羊”谐“杨”,“礼”谐“李”指二妓;“审”谐“沈”,指沈县;“迷”谐“麋”,指敖麋。
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分析: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对联: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分析: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对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分析: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分析: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对联:雨打阶前滑利;雷鸣天下同知。
分析:徐阶戏对某知府。“滑利”谐“猾吏”。
对联: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分析: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对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分析: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对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分析:“暑”谐“鼠”,“风”谐“蜂”。
对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分析: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对联: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分析: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对联:黄耉无疆;白圭有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