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陈家庄油田陈311块馆下段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37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家庄油田陈311块馆下段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方案.docx

上传人:likuilian1 2022/7/17 文件大小:4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家庄油田陈311块馆下段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家庄油田陈311块馆下段稠油油藏
注蒸汽开发方案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2008年3月
陈家庄油田陈311块馆下段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方案
(油藏工程)
编写:油藏地质:
油藏工程:
参加:
初审:
审核:
复、奥陶系等多套含油层系,形成披覆构造油藏、地层超覆油藏、 岩性构造油藏等多种类型油藏。截至2005年底,陈家庄油田累积上报探明含 , X 104t。
本次方案区陈311块紧邻陈373块,位于其南部扩边区域。
(二)陈311块方案区情况
2006年编制陈373方案时,南部陈311块由于试油试采井数少,储量控制 程度低,原油粘度高(当时认为是超稠油),2006年方案未部署,随着陈311块 开发准备井的投入,以及试油试采资料的增加,目前陈311块具备了编制方案的
基础,主要体现为:
1、 原油粘度较以前认识变低
随着2006年方案井的投产以及陈311块试采资料的增加,对陈311块原油 物性取得了新的认识。原来认为是超稠油区的陈311块,通过对多口井的多次原 油粘度分析化验,现在认为粘度范围在20000〜,为特稠油。
2、 具有一定储量规模
2006年方案设计时,陈373块投产井数较少,对储层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 限性。为加快陈311块开发,2007年部署了 12 口开发准备井,对该区油藏的储 层展布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南部含油边界有所扩大,储层厚度比预测增大。陈 ,具备动用的物质基础。
3、 陈311块具备方案编制资料条件
截至到目前,陈311块方案区已完钻各类井14 口,其中探井2 口,开发井 12 口。其中取芯井为陈378井,取芯层位为馆下段1、2砂组,该井取芯进尺 ,%,,,。 该井各类分析化验资料一共66块样品,样品数较少。在储层微观特征、储层物 性等方面的研究过程主要依据北部相邻的取芯井一一陈31-75井,同时借鉴了陈 372井及陈311井的部分分析化验资料。
陈311块试油井有2 口,分别是3陈376和陈378井;试采井有3 口,包括 陈376、陈315-2、陈35-X79井,均为常规试采。
一、油藏地质研究
(一)地层特征
.区域地层特征
陈家庄凸起带自下而上钻遇的地层 有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下第三系 沙一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 化镇组及第四系(图1-1)。
区内发育两个大的不整合面,由下 而上第一个不整合面为前第三系顶面不 整合,第二个为上、下第三系之间的不 整合。
上第三系馆陶组在古地形之上继承 性沉积,由北向南层层超覆,将低部位 填平以后,最终披覆于潜山之上。
.地层对比与划分
(1)区域地层划分
本区馆陶组分为馆下段和馆上段。 馆下段是本区主力含油层,为一套灰色、 白色块状砾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及 中、细砂岩夹灰褐色、紫红色泥岩的岩 石组合,自下而上砂砾岩岩性变细,顶 部泥岩较发育,最厚可达30m。馆上段 为一套砂泥岩组合,也表现为正旋回沉 积特征。明化镇组至第四系覆盖全区。
馆下段总体上呈下粗上细,自下而上
图1-1陈家庄地区综合柱状图
具有砂砾岩含量逐渐降低、泥岩含量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依据岩、电性组合特
征及沉积旋回性,并结合地震资料,将馆下段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砂组。
V砂组:地层厚度0〜70m,陈4潜山带地层超覆线为1330m。受古地貌控 制,沟谷处地层厚度大,并向陈23、陈4潜山高部位超覆减薄尖灭。岩石组合 以灰色及浅灰色砾状砂岩、含砾砂岩、细砾岩为主,夹薄层灰色砂质泥岩、灰质 泥岩、泥岩。砾岩含量较高,砾径
1〜4mm。砂砾岩单层厚度大,泥岩隔层不发 育,砂砾岩含量一般大于90%,仅陈7井区泥岩较厚,占地层厚度的40%。
IV-III砂组:地层厚度0〜35m,陈4潜山带地层超覆线为1300m左右。地 层及储层发育受古地貌影响减弱。岩石组合以砂岩、含砾砂岩、中砂岩、粉细砂 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灰质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砾径1〜3mm,砂砾岩含量占80% 以上。
II-I砂组:地层厚度0〜60m,陈4潜山带地层超覆线为1280m,其中II 砂组地层厚度<15m,岩石组合为中、细砂岩、含砾砂岩与泥岩、泥质粉砂岩互 层,砂岩平均含量60%左右;I砂组地层厚度<45m,岩石组合为紫红色、绿灰 色、灰色泥岩与中、细砂岩互层。该砂组与下伏的几个砂组明显不同的是:①泥 岩含量显著增大,大于50%,尤其是上部发育10〜30m比较稳定的泥岩盖层。 ②油层平面上分布稳定而且范围较大。
总体而言,馆下段受古地貌沉积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