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贮藏特性 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 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 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期比成熟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贮藏特性 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 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 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期比成熟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较适低温下贮藏的 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
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在贮藏中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当温度 降至0°C时,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薯块变甜,食 用品质不佳,加工品会褐变。如果贮藏温度升高,单糖又会合成淀粉。 当温度高于30C和低于0C时,薯心容易变黑。
品种与收获
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品种能延长贮藏期,早熟品种,寒冷地 区栽培的品种或秋作的马铃薯休眠期长,利于贮藏。马铃薯的生长后 期不能过多灌水,增施磷钾肥能提高马铃薯的耐贮性和抗病性。我国 北方春种的马铃薯,多在7月份雨季来临前收获;夏秋播种的多在9 月中旬收获。当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变黄、倒伏和枯萎时,马铃薯可 以采收。收获应在晴天进行,将薯块就地晾晒半天左右,散发部分水 分,使薯皮干燥,以便降低贮藏中的发病率。
贮藏条件
菜用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C〜5°C,但用作煎薯片或油炸 薯条的马铃薯,应贮藏于10C〜13C的条件下。马铃薯适宜的相对 湿度为85%〜90%,湿度过高易会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 块皱缩。马铃薯贮存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需避光贮存,因为光 照会促使其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正常薯块的茄碱苷含量不 %,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都 有毒害作用。
贮藏方法及管理
,收获后预贮在荫棚或空屋内, 直到10月份下沟贮藏。沟深1〜,宽1〜,沟长不限。薯块 厚度为40〜50cm,寒冷地区厚度可达70〜80cm,上面覆土保温,要 随气温下降分次覆盖。沟内薯堆不能过厚,否则沟底及沟中部温度易 偏高,薯块受热会引起腐烂。
用井窖或窑窖贮藏马铃薯,每窖可贮3000〜3500kg, 由于只利用窖口通风调节温度,所以冬季保温效果较好。但入窖初期 窖温不易降温,因此马铃薯不能装得太满,并注意窖口的开闭。只要 管理得当,薯块贮藏效果很好。使用棚窖贮藏时,窖顶覆盖层要增厚,
窖身也要增加,以免冻害。,否则入窖初 期易受热引起薯块萌芽及腐烂。窖藏马铃薯易在薯堆表面“出汗”(凝 结水),在严寒季节可在薯堆表层铺放草帘,以转移出汗层,防止发 芽与腐烂。马铃薯入窖后一般不用翻动,但在气温较高地区,因窖温 也相对较高,可酌情翻动1〜2次,去除病烂薯块,以防腐烂蔓延。
,堆内设置通风筒。装 筐码垛存放,更加便于管理及提高库容量。不管使用哪一种贮藏方式, 薯堆的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