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人物形象刻画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物形象刻画之我见.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2/7/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物形象刻画之我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物形象刻画之我见
袁利 摘要 记叙文的特色就是写人记事。很多同学就是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简单地把人物当成是事件的载体,使人物失去了最可贵的丰富性、生动性,最终也使文章落入俗套,读起来味同嚼蜡。
关键词 记叙文 人物形象刻画之我见
袁利 摘要 记叙文的特色就是写人记事。很多同学就是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简单地把人物当成是事件的载体,使人物失去了最可贵的丰富性、生动性,最终也使文章落入俗套,读起来味同嚼蜡。
关键词 记叙文 人物形象 刻画描绘
记叙文写作是小学、中学阶段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虽经历了六七年的写作训练,但很多学生直到初三还写不出较好的文章。记叙文的特色就是写人记事。很多同学就是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简单地把人物当成是事件的载体,使人物失去了最可贵的丰富性、生动性,最终也使文章落入俗套,读起来味同嚼蜡。我认为,要刻画好人物形象,除了必须留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优秀作品之外,有必要对以下几方面加深认识。
一、刻画人物特征,避免格式化、脸谱化
文章贵在有“新”意。这个“新”既是指立意、题材的新颖,同时也包含了人物形象的新鲜感,即典型性。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来看,鲁迅先生的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杨二嫂的“圆规脚”绝非一般人所有,鲁智深“醋钵儿”般拳头亦非常人可比,《花市》里面卖花姑娘是“细眉细眼”,老年闰土的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魏巍的老师“右嘴角边有一榆钱大小的黑痣”,韩麦尔先生“胳膊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这些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就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们”有别于旁人的特征,避免了“大众脸谱”。
而我们很多学生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往往堕于公式化,只对人物作简单的粗线条的描绘,心中只想着“他(她)”“干了什么事”和“怎样干”,全然没有考虑要表现“他(她)”的特征,于是写出来的人物总有点“大众口味”,写上几遍,就分不清“甲”与“乙”。例如,在外貌描写方面,都是“一张苹果脸”、“一双黑眼睛”、“乌黑的头发”,动作描写上,不是“走来、跑去”,就是“拿起、放下”,写不出特征,看不出个性,自然无法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班上五十个同学,就应该有五十张不同的脸孔,只要我们能够细心观察并善于捕捉,就不难发现他们各自拥有的特征。举例说,小明眼睛小小的,胖胖的,尤其是笑起来像个弥勒佛。亮亮同学的鼻梁特别高挺,走起路来像一阵风。东东同学干什么事都是慢条斯理,同学们叫他“慢羊羊”。芳芳同学的睫毛长而密,眼球黑白分明,说话比放枪还快。几个“人物”的特征泾渭分明,拿其中某一人的就不可能全班都适合。只有做到这样,人物的形象才可以避免格式化。
因此,要使写出来的人物生动形象,一定要抓住人物各方面的特征去刻画,在诸多“形象”中揉合出一两点,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必要的艺术加工,再在选择词语上认真推敲,千万别抱着舍难求易,让人物“走过场”的惰性心理。
二、细微之处显精神
上面提到,大多数学生描写人物的方法都是粗线条的,缺乏生动的细节描绘,还以为这是“细枝末节”,是“闲闲之笔”,殊不知细微之处见精神,很多成功的人物形象正是因为某些“细节”而令人叫绝的。
他伸出两手,将一大丛麦子向自己的胸前拥过来,那姿势就像一个男人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