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2/7/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李艳
案例一:
一位教师为了渲染气氛,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朗读情景:“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朗读水平很高,电视台特意准备到我们班来招聘播音员。你们想当播音员吗?你们想到电视台露一手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李艳
案例一:
一位教师为了渲染气氛,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朗读情景:“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朗读水平很高,电视台特意准备到我们班来招聘播音员。你们想当播音员吗?你们想到电视台露一手吗?老师预祝你们成功。”
此言一出,学生的兴致如潮水般涌出,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整堂课,学生们读得带劲,读得仔细,读得感人肺腑,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一堂课就这样在孩子们清脆悦耳的笑声中结束了,但事情还在继续。
几天后,班上的一个男孩跑来问老师:“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上电视播音呢?”老师听后一怔,然后信口说了一句:“那时老师精心设计的美丽圈套,目的是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懂了吗?”
那位男孩充满期待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了下来。“美丽圈套?”他自言自语后垂头丧气地默默走开了。
案例二:
在一次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努力探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的方法。当时一位颇有经验的老教师给我建议说,可以动手制作一些精美的小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学生。我认为这主意不错,于是整整忙了一个晚上,做了十几张可爱的动画卡片,自己感到沾沾自喜,相信这一定会成为吸引学生眼球的小宝贝。
课前我与学生进行简短沟通后,取出一张可爱的智慧星一休,说:“这节课,智慧之星一休将与聪明的孩子成为好朋友,老师这儿还有十几张更可爱的动画卡片呢,好好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的。”从学生不无艳羡的“哇”声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渴望,心中也暗暗高兴,用物质刺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还真不错。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我和学生都沉浸在学了一直睡在课桌上的动画卡片,直到下课铃响,我才发现自己的“失误”,连忙采取补救措施:今天你们表现都不错,我看,这些卡片就交给班长课后发吧。孩子们的所有目光都满怀希望地投到了班长那……
此次课堂教学大赛中就有4位教师采取类似手段,一位教师还带来一个漂亮的娃娃,问学生喜不喜欢,并说要将这个娃娃送给最聪明的孩子,结果,也是因为总想不起来送,最后送给了班长,其他孩子一片羡慕声。另一位教师带来一大张小星星、小红花的贴画,为了激励学生进步,只要发言就贴,课堂上老师一会儿跑到这贴,一会跑到那贴,忙得不亦乐乎。
不可否认,上述两个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承诺或者物质上的奖励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类似的做法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著名心理学家雷泊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挑选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A组的学生得到了一个许诺:“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学生只是被告知“想看一看你们画的画。”从观察中可以看出,A组的学生大多被动地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和以前一样愉快主动地绘画。这个实验曾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兴趣组里实验过,并得到了反复的证实。实验最后的结果是:
一、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