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协调性训练
第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协调性训练
Coordination exercise
第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定义
coordination exercise
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双小腿外展,然后内收,左足在内收位时放于右足前,再外展内收,内收位时右足在左足前,交替进行。
第2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定位、方向性活动
利用手臂稳定度测量仪进行手臂稳定训练
上肢协调训练器训练
走迷宫
木钉板训练
触摸治疗师伸出的手指(不断变换位置)
接住抛过来的球
在纸上画圆圈
第2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全身协调性运动
原地摆臂踏步运动
弓箭步转身运动
跳跃击掌运动
跳绳
第2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水中运动
划水动作
双上肢做蛙泳式分水
自由泳式动作
上肢扶池边做下肢击水动作
上下肢协调性划水动作
第2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Frenkel法
其基础是利用代偿障碍部位和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特别是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随意的管理运动。
其本质在于集中注意力、反复地正确练习
第2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训练的种类
上肢‥ ‥ ‥对上肢的训练
躯干、下肢
卧位的训练
坐位的训练
立位的训练
步行时的训练
附加重荷的步行训练
第2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进行训练的顺序
系统有序地进行
从容易的动作开始
运动的范围和速度:从广范围、快速度到狭范围、慢速度
先睁眼后闭眼
从残疾轻侧开始
第2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注意事项
运动要在正常可动范围内
防止跌倒
支具:负重时尽量应用关节紧缚带
第2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卧位的训练
在表面光滑,脚容易滑行的治疗台上,上半身用靠背架或高枕头垫起,充分抬高头部,取仰卧体位。
第2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卧位的Frenkel训练——初级
运动1
第2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运动4
第3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卧位的Frenkel训练——中级
运动1
运动2
第3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协调功能障碍分类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
前庭性共济失调
急性的迷路冲动使机体对环境空间的调节暂时地紊乱,同时伴发眩晕
感觉性的共济失调
深感觉障碍则破坏运动的反馈机理,使病人不能意识到动作中的肢体的空间位置,也丧失重要的反射冲动
小脑性共济失调
有共济失调的体征,但与视觉无关,不受睁眼与闭眼的影响,不伴有感觉障碍、位置与震动觉障碍
第3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
共济失调病人在空间和时间上对肌收缩的控制障碍主要表现为
辩距不良,即动作的幅度不是太大(辩距过度),便是太小(辩距不足)
动作分解,即各肌群在时间上不能很好地配合,圆滑流利的动作变成许多孤立的收缩阶段
肌收缩和松弛的不及时在做来回重复性动作时最为明显,临床上称之为轮替动作失常
小脑性共济失调病人的言语迟缓,含糊,但又会突然爆出几个字音,称为爆音性呐吃
书写常有字体过大、笔画不匀的现象
协调障碍的病人的日常活动常受到影响,例如穿衣、系扣、取物、进食等
第3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运动4
第3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运动6
第3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运动8
第3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3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3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坐位的训练
利用可以确实抓握得肋木、平行杠,治疗师要充分注意,以便在跌倒时给予保护。
第3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③将足放到台上
④抬腿
④抬腿
运动4
第4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立位的训练
最初先在平行杠内进行,以后再到平行杠外进行。
第4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步行的训练
第4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重锤负荷
生理学作用机制
增加肢体的运动量,使拮抗肌增加了紧张度,继而可使拮抗肌的收缩更为容易。
增高患者对残疾部位的认识,增加患者的集中力。
屈肌和伸肌的活动比例发生变化
重锤大约在240~800克之间
第4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日
四肢近端关节紧缚带
对小脑性失调,将四肢近端关节用弹力带紧紧缚住,可使运动失调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