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博物馆学基础
一、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 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者除外。
二、国际博物馆协会情况(时间、倡建人、主要任务、地位)
国际馆协会会长、藏品保管计算机化的主要内容:
(3)藏品安全与防盗
(4)藏品现状与测量
(1)藏品检索与统计;
(2)藏品保管环境自动化
九、藏品保护的定义:
研究各种质地藏品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质量变化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维 护藏品质量,对藏品劣化和质变进行综合防治。
十、藏品保护的基本内容:
(5)藏品保养。
(6)藏品修复技术。
(7)测定藏品年代。
(8)藏品复制技术。
(1)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
(2)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
(3)查明藏品的地下埋藏环境。
(4)研究博物馆藏品的保存环境。
一、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
(1)保持原状 (3)预防为主
(2)消除隐患 (4)区别对待
(5)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p198
(6)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文物修护保养工艺 十二、陈列的定义:
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 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统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 展品群体。
十三、英国博物馆学者帕特里克・波依兰对博物馆陈列类型的分类:
审美性陈列:绘画、雕塑 主题性陈列:社会历史和科学类 模拟性陈列:自然历史类博物馆 十四、陈列的工作程序:
(1)总体研究与设计;
(2)内容研究与设计;
(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
(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5)陈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
原状性陈列:复原性纪念馆 体系性陈列:自然科学类 开放库房式陈列:我国无
(6)陈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 备;
(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 总结
十五、陈列的辅助材料:
(1)科学性的辅助材料:包括地图、图表、照片、拓片、模型、沙盘等。
(2)艺术性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根据陈列内容的需要而创作的造型艺术、 绘画、雕塑、场景、布景箱、幻影成像、半景画、全景画等景观设施等。它主要 是艺术品,但又受到科学性较大的约束,不同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要求艺术构 思有科学依据,并且与陈列风格相调和,所以说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
(幻影成像、声光电合成技术、仿真复原电子多媒体、三维动画、电视墙、灯箱 等制作的背景资料。)
幻影成像:
幻影成像系统也称虚拟成像是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 将所拍摄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中,演示故事的发展 过程。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非常直观,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由立体模型场景、 造型灯光系统、光学成像系统(应用幻影成像膜作为成像介质)、影视播放系统、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音响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大的场景、复杂的生产 流水线、大型产品等的逼真展示。
十六、文字说明的类型:
(1)大小标题(单元标题、组标题、有时还需要有小组标题等); (2)单元说明、组说明,(有时还需要小组说明或展品组合说明); (3)展品说明。展品说明大体上也有三类:
①展品科学性的简要说明,包括名称、时代、出土或采集的时间、地点或来 源。
②知识性说明,展品的有关知识。
③揭示性说明,揭示出展品内涵的社会属性,以及它与主题的联系。 十七、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 形式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中性设计。
“硬件”设计——陈列区的室内设计、陈列设备设计
“软件”设计——陈列的组合设计、辅助陈列品设计、现代传媒及音响效果 设计
“中性”设计——文物、标本安全保护设计
十八、陈列室平面布局设计形式类型
1、陈列室的平面布局形式
陈列室的类型与它的参观路线有关,可分为口袋式、穿过式、混合式三种类
型。
十九、陈列布置形式的类型
博物馆的展品分为平面展品与立体展品两大类。
展品在陈列室中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周边式陈列、独立式陈列和混合式陈列三
大类。展品陈列布置的形式关系着参观路线的合理组织。
A、周边式陈列一一1)单线陈列
2)双线陈列
B、独立式陈列
C、混合式陈列
D、混合式陈列
二十、陈列设备类型
1、陈列柜::考虑承重能力,结构简单化,使用方便,密封防尘;
:隐蔽、安全、开启便利。
:一般于顶部;注意安全,便于维修,注意厚度。
2、假墙(展壁):
:悬挂展品;分割展厅;增加展线的面积;引导参观路线。
:固定式—一固定陈列;活动式—一临时展览。
3、展板::裱贴、固定展品(〜)。
:一般通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