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四年级写过小年的日记五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年级写过小年的日记五篇.docx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2022/7/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年级写过小年的日记五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年级写过小年的日记五篇

  今日是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是大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小年的来历吧!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祭灶的民谣和谚语,如:“廿三祭灶官、廿四扫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蒸馒头、廿七杀只鸡、廿八杀只鸭、廿九喝喜酒、三十包饺子”。灶王爷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祭灶,全家都到”,在祭灶时,全家要团聚。在祭灶时每个人都要吃一颗芝麻糖,预示下一年甜甜美蜜,还要把糖煮化摸在灶神的嘴上,这样他就会为我们多言好话,下一年我们将大富大贵、平平安安。


瞧!夜幕降落,在爆竹声中祭灶的活动渐渐拉开了序幕,爸爸先把旧的灶神像揭下来,虔诚的用火燃烧,送灶王爷升到天庭。又把新灶神像粘在神位处,给灶王预备好下一年的新衣。爸爸又把糖饼、芝麻糖等早已预备的供品供上,烧了三柱香,我们每个人都悄悄的许下了自己的愿望,然后,每人吃一根芝麻糖。甜甜的芝麻糖吃进嘴里,芝麻的香味和糖的甜味直沁肺腑,从嘴里甜到了心里……
今年的小年过的甜甜美蜜、快欢乐乐,明年我家确定会红红火火。

  过小年,怎么可以少了饺子呢?这好像就是我们家乡的一个风俗,每家每户这一天一早就开头包饺子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日,我们全家一起行动,包小年饺子。我负责擀皮儿,姥姥和妈妈负责包,爸爸则在一旁“监工”。
我穿上一身“行头”,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开头擀皮儿了!由于我还不太熟识,擀出的饺子皮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假如把它们都放在一起,还真是别具一格。还好妈妈和姥姥的技术过硬,把我饺子皮的缺陷都给补充了。
看她们包得那么有劲儿,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了。我拿了几张皮,试着包了几个饺子。可我的饺子也是一副“疲乏”的样子,站都站不稳,多亏妈妈又帮我“塑了型”。


一家人一边包,一边谈天,在一边的爸爸看着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定名为“欢乐劳动”。我们说着,笑着,一盖帘饺子都包好了。看着这么些饺子,我觉得:劳动实在是一件欢乐的事儿,虽然刚刚刚被擀面杖砸了脚趾……
饺子刚下了锅,突然,家里一片漆黑,望望外面,同样一片漆黑,就连大街上的路灯也休息了——原来是停电了。家人便立即翻找一切能照亮的东西——蜡烛、手电、打火机、火柴……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实在是有点乱了套——下了锅的饺子煮露了馅儿;一家人又为点蜡烛忙活了一阵子。没多久,家里便布满了温馨的烛光和光明的手电光。在这样的光线下吃晚餐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呀。
不过,我还是小声地唱着:“我在眺望,楼房之上,有多少人家在黑暗中祈祷。在四周黑暗中,希望来电,盼望那电工,快快抢修……”不料,爸爸却插嘴了:“希望来电?你倒是觉得停电蛮好玩的呀?呵呵……”我们也都笑了起来,家人的眼睛在烛光的衬托下布满了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