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琴调律及维修
前 言
钢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乐器了。许多音乐工作者、专业音乐单位、艺术院校,甚至予一些普通中小学校,也都有钢琴。许多专业的音乐工者和业余音乐爱好者都想了解一些有关钢琴的修理和调律方面的知琴弦的支撑物不牢固,从而不必要地消耗了琴弦振动的能量,振动能量向音板上传导也受到影响,琴弦振动持续的时间就短,声音也就缺乏必要的持久性。
第二章 钢琴的基本结构
钢琴长时期使用后,音律会出现不准,机械部分也会因磨损而出现各种毛病。即便是新琴,也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各种病状。如欲清除这些毛病,就必须了解其内部结构原理,才能对症下药。否则不但毛病不能排除,反而会在无意中损坏部分零件,造成新的损失。为此我们将钢琴的基本结构分九个部分介绍如下:
后背架
图四十立式钢琴的后背架,它是木制的方形框框,中间有3-5根方木,上下端胶有横梁,上梁上又有弦轴板(也称销子板)。弦轴扳是采用三至五层硬木、横竖交叉胶合的,以后背架为基础,铁骨就平稳地固定在后背架上。外壳也是以后背为中心,完整地胶合成一个整体。
图五是卧式钢琴的后背架,其结构原理与立式钢琴基本一样,只是形状随钢琴的规格大小而异,其结构形式以平卧为特点。
第二节 铁 骨
图六是立式钢琴的铁骨架,图七是卧式钢琴的铁骨架。铁骨架是采用生铁浇铸而成的,经过加工,涂有金粉、油漆。铁骨与后背架,牢固的钮合在一起,支撑着整个钢琴弦的拉力。一般现代钢琴的总拉力为:立式琴约15--16吨,卧式钢琴约2O吨左右,所以,铁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钢琴的音色、音准稳定等性能。利用铁骨架以加强弦的拉力,获得明亮清脆、浑厚的音响,是现代钢琴的主要特点之一。古钢琴,或旧式结构的钢琴是没有安装铁骨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钢琴制造家们加以改进,先加上了半铁骨,逐渐才形成了全铁骨,所以,古代钢琴的音响与现代钢琴的音响是不一样的。
有经验的调律师,在调律之前,总是要认真检查一下铁骨是否完整。尤其是年久失修的钢琴或音律过低的钢琴,都要仔细的观察,究竟是半铁骨还是有裂痕,查出音律过低的原因,然后再确定音律的高度,千万不可盲动,如不注意,会造成重大损失。
音板
图八是立式钢琴音板,图九是卧式钢琴音板。音板也叫“共鸣箱”或共鸣板.它采用白松木、径切板合并而成,厚度约8毫米。音板后面胶有肋条。肋条是弯形、中间起弧状的方木条。音板与肋木胶合后,音板中间就凸起成弧状,在音板上胶有码桥。码桥上装有方向不同的“别弦钉”,以固定弦的位置。音板的周围,胶有硬木制成的框框,通过框框又牢牢地胶固在后背架上。
中间起弧的音板,在弦的压力下,产生内应力。弦的振动,使音板引起共鸣。由于音板振动的幅射,板面与空气接触,传播着由于弦的振动而获得的音量。
第四节 弦 列
弦是钢琴发音的主体,不论是立式或卧式琴弦都是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高音弦短而细,低音弦长而粗,最低的弦采用缠弦方法,加大弦的质量,也就是加大弦的直径,以获得低频率的音。在中、低音区分界处,采用交叉排列方法,这是现代钢琴的又一个重要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使低
音弦码桥尽可能远离音板的边缘以获得好的音色,另一方面在同等规格的音板上,可以尽可能加大弦的有效振动面积。
古钢琴或旧式钢琴的低音弦,不是交叉排列的,,而是从高音到低音依次顺直排列的。由于低音弦过于短,要获得低频就不得不过份加大弦的直径。为了尽可能加长弦的长度,码桥不得不过于靠近音板的边缘.因此,音色音量欠佳.
弦的上端扭在弦轴上,往下穿过压弦条后越过弦枕,再通过音板码桥上的别弦钉,下端扭成一个环套挂在铁骨的挂弦钉上。弦振动的部分是在别弦钉与上端的弦枕之间.弦通过码桥和别弦钉与音板发生共鸣。
立式钢琴与卧式钢琴弦的挂法有别,立式琴铁骨上的挂弦钉是每一个钉挂两根弦,而卧式琴则是一个钉挂一根弦。卧式钢琴的挂弦法优点是在演奏时不怕断弦。即使断了某一根弦,也可继续演奏。因此,卧式演奏钢琴工艺复杂,造价也总是高于立式钢琴。
第五节 键 盘
键盘也叫琴手,是键子的统称。立式琴键和卧式琴键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每七个白键五个黑键组成一个八度.白键、黑键的宽度以及八度的距离都是相同的,所以,不论钢琴规格形状尺寸多么不同,键盘的规格则基本一致,所区别的只是键子的数量有所不同。88键的钢琴在高音部比85键多三个音,即bb4b4C5.
键盘的结构分两部分:键子和键盘托。
键子是采用红松或椴木制作,要求质轻、纹顺无节不易折断.键子胶有白键皮和黑键皮的这一端叫前端。白键皮是由象牙或白化学板制成的.黑键皮是
由红木油黑漆,或硬质塑料压制而成的。与击弦机接触的一头叫后端.键子的中间有个长方形开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