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染性休克的围术期管理
第一页,共41页。
前言
严重感染以及相关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发病率逐年增加,这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时,麻醉处理对患者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麻醉处理有赖于对其病因,病生,血流动力学的 肌负性肌力作用有关。表现为心室扩张,射
血分数降低,心肌顺应性下降,呈低动力型
血流动力学状态。
第十四页,共41页。
(三)组织摄氧障碍
,致血流分布异
常,使氧需增加部位的血管收缩,引起低灌注状态。
,血小板,纤维蛋白在血管聚积,加重血流
分布异常。
,氧供不足,无氧代谢增加导致
血乳酸增加。
,导致细胞缺氧坏死,最终导致MODS
和死亡。
第十五页,共41页。
1,精神状态,皮温,肤色
传统监测指标。
2,血压和脉搏
MAP可以更好的反应组织灌注,需维持在65mmHg以上。
3,尿量
/kg/h以上是治疗是否有效的目标之一。
4,中心静脉压
CVP在8-12mmHg是脓毒性休克的治疗目标之一。
5,肺动脉楔压
有助于与其它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
第十六页,共41页。
6,血气分析
了解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7,血乳酸
评估患病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8,各器官功能评估
需要进行影像学,血液系统的检查。
9,病原学检查
多次血液培养,根据结果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10,混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反应组织灌注状态。
第十七页,共41页。
(一)早期液体复苏
、MAP、尿量和中心(Scvo2)或
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来评价复苏效果。
-12cmH2O,而Scvo2或Svo2
,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
容达到30%以上,或输注多巴酚丁胺以达到以上
复苏目标
,恢复氧供需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患者的
存活率。
第十八页,共41页。
(二)抗生素的应用
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立即给予静脉抗生素
治疗。
-72h后,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和临床
反应评估疗效,选择目标性窄谱抗生素治疗。
-10天,若临床判断症状由非感染因素
所致,应立即停用抗生素。
第十九页,共41页。
(三)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300mg,分3-4次静注,连用
7天,每日不超过300mg。
,不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
,可继续应用
维持量或给予冲击量。
(1ug)ACTH提高ACTH刺激试验的
敏感性。
第二十页,共41页。
(四)血管升压药的应用
压的首选药物。
,
降低血乳酸水平,不加重器官缺血。
,显著增加
氧耗,不推荐作为感染性休克一线治疗药物。
仍未改善的患者。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五)血制品的输注
<70g/L时,输注红细胞悬液。
<5X109/L时,无论有无明显出血,均应输注血
小板悬液。当计数(5-30)X109/L,合并出血倾向
时,应考虑输注血小板悬液。
,
但适用于肾衰者。
,没有必要常规输注新
鲜冰冻血浆。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对并存疾患作出相应处
理,争取初步纠正休克状态及做好相应抢救准备。
,了解病史,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