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妇科慢性炎症.ppt

格式:ppt   大小:1,805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妇科慢性炎症.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9 文件大小:1.7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妇科慢性炎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妇科慢性炎症
第1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女性生殖道正常防御功能
外阴
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尿道口
阴道
盆底肌肉作用,阴道口闭合,前后壁紧贴
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细菌生长
阴道分泌物可维持巨噬细胞的活性,
常规治疗:甲硝唑口服(90~95%)
局部上药(≤50%)
治疗失败增大剂量或疗效仍有效
有复发症状者多为重复感染,为避免重复感染,内裤应煮沸10分钟,性伴侣要同时治疗,治疗期间禁性生活。
第15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霉菌性阴道炎
病原体:
假丝酵母菌。有两个生长相,酵母相在无症状寄居和传播中起作用;菌丝相侵蚀力强,产生症状。10~20%的非孕期妇女阴道内有其生长,但无症状。
生长环境:~
诱发因素:
免疫力低下——月经后、人流、妊娠、糖尿病、大量免疫抑制剂、长期广谱抗生素、卵巢功能低下等。
其他还有紧身衣、避孕药、肥胖、肠道感染——局部潮湿、温度高
传播途径:内源性传染(肠道、口腔、阴道)
直接传染、间接传染
第16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临床表现:分泌物增多,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渣样。伴瘙痒、灼痛,严重者坐卧不宁;可累及尿道。
体征:合并外阴炎可见外阴红肿,阴道粘膜水肿、红斑,外阴阴道可见白色斑块。
诊断:10%KOH溶液下镜检,可见芽孢或假菌丝。
分类:单纯性和复杂性。后者常常反复发作,临床症状重,宿主免疫力低下,治疗效果差。
第17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常规治疗:消除诱因
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
有症状的性伴侣需治疗
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容易在月经前复发。1年内复发4次称为: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约有5%在治疗后复发。部分有诱发因素,大部分原因不明。
疗效相同

第18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细菌性阴道病
病原体: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混合性感染,临床及病理无炎症反应。
致病环境:PH值>(~)
诱发因素: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等使阴道碱化。
临床表现:10~40%无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味,性交后加重。外阴瘙痒、灼热。
第19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体征:阴道粘膜无炎症表现,可见灰白色,均匀一致,质地稀薄的分泌物黏附阴道壁,易拭去。
诊断:典型分泌物特征、气味、PH值、线索细胞。现在有试剂盒
常规治疗:甲硝唑、克林霉素
全身与局部治疗(80%)
性伴侣治疗意义不大
第20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老年性阴道炎
病原体:菌群失调导致的混合感染
致病环境:接近中性
诱发因素:雌激素水平低下
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淡黄色,严重感染者呈脓血性白带。外阴阴道灼热、瘙痒。
体征:阴道呈老年性改变,皱襞消失变薄。粘膜充血,有时可见溃疡。
第21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诊断:注意排除滴虫、霉菌感染可能,常有血性白带者,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常规治疗:抑制细菌生长
增加阴道抵抗力
中药优势
第22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宫颈炎
病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近年研究发现乳头状病毒、疱疹病毒、支原体等感染与宫颈癌有关。
诱发因素:分娩、流产、手术损伤、卫生不良(包皮垢)、雌激素缺乏
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多,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脓性,或有性交后出血。或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
第23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体征:宫颈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及宫颈腺囊肿,或见宫颈管充血、发红,颈口有粘液脓性液体排出。
诊断:排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可能。特殊病原体感染的可能。
常规治疗:物理治疗。息肉摘除。物理治疗前要排除恶性的可能。
第24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25页,讲稿共42张,创作于星期日
慢性盆腔炎
病原体:内源性:厌氧菌感染多
外源性:衣原体、支原体、淋菌等
国内调查:2~20%的盆腔炎的脓汁中可分离出支原体,但支原体是否能单独引起感染无定论。
BV患者中46%有盆腔炎相关性疾病,明显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
诱发因素:不节(洁)性生活、IUD、流产、阴道冲洗、长期抗生素、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