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1春外国文学史复习
19C俄罗斯文学:
中期: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50、60年代走向繁荣,70至90年代达到高峰,20世纪初趋于没落。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主要是针对封建主义,后期才涉及资本主义。
普希金的后期创作,奠定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塑造了“多余人”形象的有一个典型毕乔林。
果戈理的讽刺作品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加强了普希金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他被反动文人称为“自然派”。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到40年代已经取得完全胜利。
50、6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余人”形象被“新人”所取代,说明,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政治舞台。最先反映这种变化的是屠格涅夫,真正创造“新人”典型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他的这批“新人”正是回答反对专制农奴制应当“怎么办”的问题。
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的客观意义就是反映了俄国贵族阶级革命性的终结。
果戈理: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创作,加强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和讽刺倾向,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期。
成名作《狄康卡返乡夜话》,写乌克兰生活:浪漫主义思潮——俄国民族性——本土题材,投合当时的审美情趣。
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旧式地主》、《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反映农村地主生活的无聊、庸俗。但作者带着幽默的笔调,既有所讽刺嘲笑,有有所同情。别林斯基称其独特的讽刺为“含笑的泪”。
果戈理的短篇小说中以反映“小人物”命运的《狂人日记》和《外套》最为著名。“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传统形象之一,从普希金《驿站长》到果戈理《外套》到陀氏的《穷人》,这种现象是俄国文学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标志。
果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是讽刺戏剧《钦差大臣》其讽刺的对象是俄国专制制度,可以说是俄国官僚体制的缩影。主要人物:赫列斯达科夫(花花公子)、安东·安东诺维奇。作品中,有一个正面形象——无处不在的笑,笑要比人生想象的高贵的多、正直的多,笑过后不寒而栗,达到了彻底的批判效果。
《死魂灵》(1835)
果戈理的代表作,题材是普希金提供的。其故事情节: 在俄国农奴制把农奴当做地主的私有财产,而且受到法律承认的结果。乞乞诃夫恰好利用了这一点遍访某省地主庄园购买死魂灵作投机生意来致富。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其艺术特点是刻画人物形象注意典型化,注意细节的描写和运用讽刺手段。语言生动、幽默,富有鲜明的比喻。
五个农奴主的形象:
1)玛尼洛夫:有文雅外表的寄生虫,外表文雅、内心空虚,生性懒散,不务实际,
2)柯罗潘契加:一个悭吝的守财奴,很会料理田产,拥有大量的农奴和财产,但还是和小钱柜一样
3)罗士特莱夫索:地方恶少式的地主,粗野无礼,放荡不羁,挥霍家产,胡闹成性
4)梭巴开维支:贪婪顽固的地主典型,把自己的庄园、住宅营造的很牢固,钱财上十分精明,出卖死魂灵不但要高价,还在成交名单上偷加不值钱地女奴进去
5)泼留希金:贪婪和破坏财富成了他性格中的矛盾统一的特征,钱财很多但却过的像乞丐
乞乞诃夫:联系全书的人物,精明。是俄国资本主义初期新兴资产者典型。具有惟利是图的本质,金钱是其人生格言,从小就学会有目的地获取金钱。既懂得地主阶级的人情世故,又有资产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