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文档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题库.doc

格式:doc   大小:915KB   页数:10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题库.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6/24 文件大小:9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现代史题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项选择
==================================================
题号:8644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B、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答案:
B
题号:8661
“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答案:
B
题号:8671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认为
A、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B、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
D
题号:8695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变化和发展
B、事物的普遍联系
C、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
C
题号:8665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可知性
C、实物性
D、客观实在性
答案:
D
题号:8731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纯粹的否定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抛弃
D、既克服又保留
答案:
D
题号:8682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C
题号:8708
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C、扬弃了唯物辩证法
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答案:
D
题号:8705
世界上各种事物可以相互区别是因为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同一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斗争性
答案:
C
题号:8756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B、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C、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D、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案:
B
题号:868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论
B、辩证唯物论
C、主观唯心论
D、客观唯心论
答案:
A
题号:8713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明
A、质变与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B、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C、质变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答案:
B
题号:8767
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实践--认识--实践
C、一般--个别--一般
D、概念--判断--推理
答案:
B
题号:8774
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A、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
C、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答案:
B
题号:8773
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D、熟知起源于真知
答案:
B
题号:879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
B
题号:878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
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
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答案:
D
题号:8803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B、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答案:
B
题号:8807
认识的起点是
A、感觉
B、实践
C、经验
D、概念
答案:
A
题号:8812
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才能完成
C、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