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是一种人生。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
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心里的态度。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他们,叫做茶人。
“我也不知道它干吗用,它拿去哪里加工我们也没有知道了” 这一袋茉莉花是
韦学美打工的纪念,但用这些花做成的茶她一口也没有喝过。 种茶人,采茶人,
制茶人,喝茶人,他们的命运因为一杯茶连结在一起。真切的茶人,深知这茶
香的源泉,其实不在双手,而在心间。
美国 旧金山
美国拍照师马修,从 2007 年开始了找寻茶魂的拍照之旅。
“在中国,茶是无所不在的,是很一般的,所以我要用我的心来找到代表茶的
精神的人,我很清楚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会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拍照师 马修 在拍摄过程中,他有缘与中国各地的爱茶人认识,他们都毫无保
留地向马修翻开家门,显现各自的茶叶人生。
“在找茶,品茶的过程中,和找寻茶魂的过程中,我的生活改变了好多。一个
不行思议的结果是,我认识了我的老婆”
2008 年,马修在上海工作时,中文水平还特别有限,需要有人进行翻译,
一其中国女孩温晓锐成为他的助手,最后他们结为夫妇。
对马修而言,茶魂是人类文化最美好的表现方式,他希望能够把这漂亮的文化
显现给全球。
“对我们人类来讲,聆听我们心里的激情,追随我们的激情是很重要的,茶对
我来说比钱还可贵,茶叶有其自己的意识,茶在利用人类来流传它自己的信息,
我很快乐,茶能利用我来流传它的信息”
这位老人是马修拍摄过的茶人中年纪最大的,中国传统中有茶寿的说法,茶拆
字成一百零八, 1910 年出生的茶人张天福此刻已经一百零四岁了,茶寿是对老
人最美好的祝愿。
张天福的一天是从十杯好茶开始的,今日,几位茶友来访老人与他们一起分享
这来自世界不同地域最具代表性的十种茶。
“我念初中的时候就有几个朋友,就说想到中国是以农立国,未来我们毕业了,
还得向农业方面去学”
“福建的茶、纸、木材,国际名望,我主要的内容就是做这个。日本欺凌我们,
你茶叶都是用脚做的,而后说乡村没有铁也没有电,我说必定做个机械取代一
下”
大学毕业后张天福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木质手推揉茶机,结束了数百年来中国茶
农用脚揉茶的历史。他又创立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福建省第一所茶校。
此刻,当年一起推进茶叶现代化的朋友们多已不在人间,张天福却依旧繁忙着。
今日,张天福最期望的一道茶迟迟没有送来。
福建 安溪
此时,一百多公里外的安溪,工人们正在赶制这道新茶。这里是名茶铁观音的
原产地,中国大部分名茶只做春季一季,而铁观音一般可做三季,春茶,夏茶,
秋茶,各有风味。
茶季长,面对的病虫害就更严重,在食品安全备受瞩目的今日,农药的使用已
变得分外慎重,茶人最关怀的是怎样才能做一道最洁净的茶。
今日制好的第一批茶来不及包装就上路了,邻近傍晚的时候,茶终于送到了。
今日这道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有机茶,来自于张天福亲身
指导栽种的第一块有机茶园。
三年前,处于对茶叶安全的忧愁,张天福亲身带着学生在福建指导栽种了几片
严格规范的有机茶园。
“此刻做茶应当一点不可以用农药”
有机茶园选择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施化肥农药,完好依赖自然天敌和物
理方法防治虫害。以高科技的手段查验茶叶的内质,这全部只为一道洁净的茶。
张天福一百岁诞辰那一天,老人许下栽种有机茶的愿望,此刻在福建已经开垦出
五片这样的茶园,选地、栽种、管理,老人亲力亲为,全过程他没要一分钱的
利益,老人只希望在纯净的土地上种出好茶。
福建 尤溪
群山围绕的珠建村,位于福建北部尤溪县。不论天气怎么样,牧羊人每日都
要把羊群追上山,珠建村天然的高峰草场养育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