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
课题
踏莎行(欧阳修)
年级班级
高二( )班
课型
新 授
主备人
卜丹丹
总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2011-5-16
上课时间
2011-5-17
学习目标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
课题
踏莎行(欧阳修)
年级班级
高二( )班
课型
新 授
主备人
卜丹丹
总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2011-5-16
上课时间
2011-5-17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欣赏探究名句,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学习重点
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学习难点
鉴赏诗歌中佳妙的炼字。
学法指导
吟咏,赏读,讨论结合。
一、展示预习
1、知人论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整体感知:翻译诗词
上阕:
下阕:
二、课中探索
1.赏析: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1)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