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4 一着惊海天
——目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部编版教材新增的活动探究单元,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大任务。新闻阅读任务包括消息《消息二那么》、消息《
(4)篇幅:消息篇幅较短,通讯篇幅较长。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分小组来合作完成通讯改写成消息的活动,一来加强对消息的写作训练,二来通过对同一新闻内容的不同新闻体裁表现的比照,能详细直观加深学生对消息和通讯这两种新闻体裁的区别,老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上,除了要帮助学生温故,还要引导他们知新。)
四、赏着舰
过渡:一个简单的着舰场面,作为一篇消息,我们只用了短短一百多字就把它表达了出来。可作为通讯,作者却浓墨重彩刻画了着舰场面,?请同学们再读题目,作者紧紧扣住哪个字来刻画着舰过程的?(生答“惊”)
师:文章围绕“惊”来写。“惊”的繁体字“驚”,上面“敬”是“警”的省略,它的本义是“马因警觉危险,猛然停住,举足不前。”如今它的引申义“由于意外刺激而神经紧张”,例如:惊险、惊喜、惊叹等等。文中的这个“惊"你们觉得是什么?
生(预设):惊险;
7
生(预设):惊心动魄……
师:“惊”的精彩片段。
生:18—19小节
师: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来表达着舰时的惊心动魄的?我们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字词、表现手法任一角度谈谈。
生(预设):“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敏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预设)生:“像凌波海燕”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歼-15舰载机着舰时轻盈灵敏的姿态,表现出驾驶员高超的技术程度。
师:你有没有新的角度来说一说?
(预设)生:“转弯”“放下”“调整”“下滑”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侧面表现出驾驶员高超的技术程度。
(小结:“转弯”“放下”“调整"“下滑”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像凌波海燕"比喻的运用,描绘出歼-,蕴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生(预设):“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前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7
”
点拨:“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比喻、夸大的修辞手法,将舰载机的声音、气势分别比喻成许多马疾跑、万山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宏大的声音和威力,时间词“眨眼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修饰语“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侧面写出了驾驶员高超的驾驶技术。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多角度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到了当时场景的惊险、,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会感到自豪、爱国。(板书设计:自豪 爱国)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整篇文章,这部分紧扣标题“一着惊海天",精细刻画“一着”的过程,表现“惊海天"的场面,传递“惊海天"的成就和豪情,此环节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的精读品读入手,感受通讯用语的细腻形象和情感色彩。)
五、改文体
师:同学们,这篇通讯把成功着舰的这一刻写得很精彩。我们能否在此根底上
9
,仿照前文《飞天凌空》这一篇新闻特写中跳水姑娘吕伟跳水时动作的慢镜头回放,发挥你的想象,来欣赏一下飞机着舰时的慢镜头回放,也就是特写。
师:(PPT)新闻特写:它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师(点拨):同学们写作时需增加飞机着舰时更加细节化的描写,、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用生动的语言把着舰时惊心动魄的画面展现出来。写作时细化动作描写,,在原来根底上还可以增加点什么内容?
生:(预设)战斗机着舰前如何盘旋上空的情景?
生:(预设)“凌波海燕”详细的情形。
生:(预设)“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