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概述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概述
摘自《辽宁日报》 (2005-01-25)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功能强的服务业体系。到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预期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预期达到48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1%;服务业从业人员预期达到950万人,年均增长3%,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要构建沈阳和锦州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的物流中心,以及大连立足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物流政策体系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生活消费品和重点生产资料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建成全省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专业化、社会化现在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10个物流基地、40家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到2020年,全省物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期达到20%。
    信息服务业。要建设以沈阳、大连为纽带,贯通辽东半岛的宽带信息网络,抓好公众服务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搭建数字城市基础平台框架,推进社会信息化。拓展通讯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社会信用等网络增值服务,逐步发展网上税收、网上工商等重大业务应用系统,推进电子商务。加强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安全保护平台。实现党政机关1000个局域网的互联互通。到2010年,全省电话用户数预期达到3000万户,互联网用户预期达到580万户,使我省社会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中介服务业。要着力培育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信誉、保障市民公平、促进市场发育、调节市场供求的中介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会计、律师、审计咨询、工程保险、质量检测、科技咨询、管理咨询、法律咨询、市场调查、资产评估、社会公证、经纪与代理以及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交通运输业。要强化交通基础建设和交通枢纽场站建设,调整和优化运输网络结构和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各种装备的现代化,明显改善交通运输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到2010年,全
省货运总量预期达到11亿吨,全省客运总量预期达到9亿人次。
   
   
    、教育、体育等领域产业化进程
    三、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消除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出路。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财税、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调控体系
    ,加强软环境建设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
    扩大开放,发展外向性经济,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协调、促改造、促振兴。构筑一、二三产业,国有、民营多种所有制经济,省、市、县全面开放的格局。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提高利用外贸质量和水平。
    “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大力推进对内开放。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民营企业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的关键。要按照“放心、放开、放手”的原则,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动力、集约经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为主线,全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到2010年,民营企业增加值预期7000亿元,年均增长15%,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
    。
    。
    。
    。
    (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技术进步
    加大企业改造力度,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振兴辽宁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