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运输类(智能运输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 学制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二、 授予学位
-I- I d
工学学士学位
三、 毕业和学位要求
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北京交通大实习、毕业设 计以及设置建模方法与应用、数据检测、处理、 分析方法及应用、智能运输系统设计与集成综 合实验等课程,达到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和 训练。
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 往能力和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团队管理 能力。
通过英语学习、语言类竞赛、参加科技和社会 活动、境内外暑期学校等活动,培养和训练国 际竞争和合作能力。
应急处置的能力
初步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参加专业生产和实践活动,获得应对突发 事件的处理能力。
素质
思想道德素养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品 质以及法制、诚信、团体意识。
通过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 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 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以及参加 专业学习获得训练。
文化素养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 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要求学生在全校任选课程中选择一定数量的 课程学习,并诵过组织学生文化活动获得。
专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管理素养。科学素 养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 实创新意识等。管理素养包括管理意识、 综合分析与管理决策素养、沟通表达与写 作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
在专业课程及课后的专业实践中培养和获得。 该素养与专业的所有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完 成。
工程素养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在专业课程及课后的专业实践中培养和获得。 该素养与专业的所有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完 成。
创新素养
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在 具体工作中得以体现。
在专业课程及课后的专业实践中培养和获得。 该素养与贯穿于专业的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同 时组织科技立项、学科竞赛等方式获得体现。
身心素养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设詈体育、心理辅导等课程。
七、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课程体系
理工类培养方案
168学分
(必修109学分
选修至少59学分)
人文社科基础类
45学分
(必修18学分
选修27学分)
自然科学基础类
30学分
(必修30学分)
厂思想政治课程(必修14学分)
英语课程(选修12学分)
计算机课程(选修4学分)
军事课程(必修3学分)
体育课程(必修1学分,选修3-4学分)
I素质课(选修7-8学分)
新生研讨课
通识核心课(2学分)
-全校任选课
数学课程(必修18学分)
L物理课程(必修12学分)
专业类83学分
(必修61学分
选修至少22学分)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j专业选修课程
自主选修10学分
学分分配
总学分168学分。理论教学环节指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 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模块学分分配见表2。
表2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课程 模块
课程类别
理论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J
不节
理论或实 践诜修
合计
必修
诜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人文 社科 基础 类
思想政治课
8
8
6
6
14
英语课
12
12
计算机课
2
2
2
2
4
军事课
3
体育课
1
3-4
4-5
4-5
素质课
7-8
7-8
小计
2
5-6
-
19-20
45
自然 科学 基础 类
数学课
18
18
18
物理课
8
8
4
4
12
化学课
小计
26
26
4
4
30
专业 类
专业基础课
9
9
专业课
12
12
专业诜修课
16
16
6
6
22
小计
40
16
56
21
6
27
83
自主诜修
10
10
总计
18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