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cx

上传人:wenjiaosuoa 2022/7/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 他的名字命名(即伦琴射线或X射线)
1902年: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1853年7月18日-1928年 0-1959年2月15日,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 现以他命名的定律(即理查森定律)
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1888年11月7日-1970年11月21日,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 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即拉曼效应)
1931年:未颁奖
1932年:沃纳•卡尔•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 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
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保罗•狄拉克(1902年8月8 B-1984年10月20日,英国)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一薛定谔方 程和狄拉克方程)
1934年:未颁奖
1935年:詹姆斯•查得威克(1891年10月20日-1974年7月24日,英国)发现中子
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1883年6月240-1964年12月17日,美国)发现宇宙辐射;卡尔•大 卫•安德森(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国)发现正电子
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1881年10月22B-1958年2月1日,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1892 年5月3日-1975年9月10日,英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
1938年:恩利克•费米(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国)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 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
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
1940年:未颁奖
1941年:未颁奖
1942年:未颁奖
1943年:奥托•斯特恩(1888年2月17日-1969年8月17日,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 子磁矩的研究发现
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录原子核 的磁属性
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1900年4月25B-1958年12月15日,美国)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 理
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1882年4月21日-1961年8月20日,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 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爱德华•维克多•阿普尔顿(1892年9月6日-1965年4月21日,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 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1897年11月18日-1974年7月13日,英国)改进 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汤川秀树(1907年1月23日-1981年9月8日,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 的存在
1950年: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