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x

格式:pptx   大小:696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x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6/27 文件大小:6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2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3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4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第2章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1节计算机基本知识
第2节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3节计算机网络
第4节计算机安全
掌握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种类、性能指标、应用领域。
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ASCII编码、汉字编码)。
通过实际产品,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中必要硬件和软件产品。
掌握硬件的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作用及性能指标。
掌握微型计算机中软件的作用,并能按照功能理解和区别软件的种类和作用。
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了解基本术语的含义。
掌握计算机安全基本常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含义与传播路径,了解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
本章学****要点与要求
第1节计算机基本知识
计算机及其种类
计算机应用领域
计算机数据与编码
本节考点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简称,英文全称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puter) ,用于弹道轨迹计算(军事目的)。
ENIAC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150千瓦。
计算机及其种类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1)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产生。 2)ENIAC计算机的问世,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重达30吨
占地170平方米
内装18000个电子管
运算速度5000次/秒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划分标准)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可靠性差、寿命低。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内存容量仅几千KB;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
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
特点:体积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增加、重量减轻、运行速度加快;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
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的编制方便了、通用性增强了,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
计算机及其种类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划分标准)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突出特点是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存储量大、速度快等,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
计算机及其种类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发展阶段:按硬件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1~现在)
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次/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