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9 三峡
知识和才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1.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2.诵读,揣摩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9 三峡
知识和才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1.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2.诵读,揣摩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特点。
重点
掌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
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读诵法 联想法
预习课文,,查找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1课时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三峡水利工程,也一定渴望理解三峡的雄壮和秀丽,今天,让我们学习郦道元的《水经注》,他会告诉我们三峡有多么迷人。(精品文档请下载)
郦道元(469或472—527年),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普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精品文档请下载)
《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记述了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立工程资料,和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情况。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它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精品文档请下载)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2.老师指导学生朗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体会其写景的妙处.(精品文档请下载)
(1)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
(1)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明晰)
(2)写山,突出山连绵不断、,那么描绘了水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学生的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大意对即可。然后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展开想象,并展示课前找的图片,对照着图片用最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①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