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年末红包里大学问
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期能让职场治理层如此放松,他们不必担忧那成为了他心中的痛。但对每个员工来说,年终奖无疑是浸透了期盼,但它又像一个悬念,由于其有无、多少、尺度全把握在老板手里。而透过年终奖的发放,是可以见出企业的治理水平和老板的为人。两年前,李屏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民营小公司工作,去年年底公司按惯例吃年夜饭。酒过三巡,老总依席向每个同事敬酒,同时双手奉上一份事先预备好的红包。他说:“钱虽不多,但通过这种形式,让人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让人感动得不得了。现在一些大公司的年终奖毫无悬念可言,还没到年底,人力资源部就通过考核体系计算出一年来员工日常业绩的累计评估,再换算成奖金打进卡里,虽然公正公开却少了人情味。我想,这也是我到今日还留在这家小公司的缘由吧。”嘉士德食品公司总经理谭雪彬告知记者,只有懒散的老板才会年终奖一视同仁全发“双薪”,此举当然省事,但却白白铺张了一个绝好的企业治理手段,“其实在主管眼里,红包给最多的未必是最器重的,而最少的也未必是要打发的,个中隐微是不能摊在阳光下的。红包的数额跟红包透亮度的掌握,是一门艺术。”完善的杠杆人物:代然,男,重庆渝东印务公司经理本刊记者:虽然渝东印务公司算不上什么大公司,但我信任到岁末了,你们肯定也根据职场惯例发放年终奖,你对年终奖是怎么看的?代然:我个人认为,一个公司是否能留得住人,主要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薪资待遇,这是首要的;其次,是公司与员工建立的感情,由于人都是情感动物,这一点也很重要;最终,就是公司本身的前景,由于这一点直接关系了员工将来的进展,在目前日趋理性化的职场,这一点越来越突出。而发放年终奖,正好可以“一箭三雕”,既是待遇不薄的表达,又是人文关心的表达,更可以展现一个公司绚烂美妙的前景。所以,我的理念是,无论如何,到了年底,我们肯定得拿出一局部资金来发放,这是我们公司治理很重要的一环。本刊记者:你们在发放年终奖时,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呢?代然:我们不搞一刀切的“双薪制”,我们坚持在年终奖中引入差异机制,依据不同的工种,一年来工作的业绩,和对公司的奉献,有区分地对待。本刊记者:目前,你们公司分哪几个工种?代然:主要是印刷工人、业务员、设计人员、内勤和财务。本刊记者:那你们详细的发放状况会是怎样的?有哪些门道呢?代然:印刷工人这块,我们会发三五百吧。现在有的公司,年终奖没有工人的份,我们不会这么做。劳累了一年,期盼有一笔钱过年,是人之常情;业务员是我们公司的“生命线”,对他们的发放差异拉得最大。我们依据其工作态度和业绩进展综合评估,对公司一年的业务了无建树的,顶多也就打发个二三百,而那种对公司有特殊奉献的,我们则预备重奖,可能会到达2022元左右;现在随着公司的升级,设计人员已经是我们公司的“心脏”,他们的年终奖都会上千。在评估设计人员时,我们特殊注意责任心,由于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公司的品牌和声誉。对那种错漏不断、责任心差的设计人员,我们的年终奖对他就是惩处,金额为零。我们的设计人员分为两类,一种创意型,一种技术型,由于前者含金量更高,所以,设计型的年终奖会多几百块钱;再就是内勤,这是个四平八稳的工作,其年终奖也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