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余华《活着》读后感12.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余华《活着》读后感12.doc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6/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余华《活着》读后感1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热血,浇灌红高粱
读《红高粱》有感
红高粱的生命力在于那一抹跃动的红色。是的,红色是富有生命力的颜色,像火,像热血。著名导演张艺谋在拍摄电影版《红高粱》时也曾极力渲染这种惹人的颜色,这种热血般的颜色,浇灌了高密乡成千上万的红高粱,染红了那儿的土地。
《红高粱》这部作品完成于1984年的冬天,是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曾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虽然我没有见过高粱地,也不知道漫无边际的像汪洋血海般的高粱在风中飘扬是怎样的一番情景,但通过阅读《红高粱》这部作品,这场景似乎就展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见了那片血海,目睹了它的壮观。这是一片多情的高粱地,这片高粱地,养育着这里的村民,作者的奶奶,这位不屈于封建礼教,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传奇女子,在这片高粱地里,与他的情人余占鳌结合诞生了爱情的火花。同样是这片高粱地,在余占鳌的带领下,无数的人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最后作者的奶奶为抗战死在这血的海洋里。
故事中余占鳌是一个土匪,但我认为他更是个英雄。他对作者奶奶遭受到的不公感到不满,杀死了单家的人。虽有点残酷无情,但我认为这不影响他的正义感及英雄气概。或者说,正因为他,作者的奶奶才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是他鼓舞了作者的奶奶,给了九儿希望。他带领这村里自发的人们,捍卫祖国的国土,捍卫着他们的自由与幸福。没有犹豫,没有恐惧。在他的带领下,胆小怕死如王文义,也甘愿跟随他,抛头颅,洒热血。热血灌溉着红高粱,他们不为利益,不为军衔,只是为了自由,为了捍卫村民得生命与幸福而奋战。
小说情节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一是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二是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在第一条线索中,作者突破的传统历史军事小说的写作套路,在这里,抗日的主力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而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小说脱离历史书的立场,从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重新构筑了全新而又实在的历史场景,从不同的角度,或许是更加真实的角度去诠释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演绎了以土匪和酒家女子间的姻缘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以生命的辉煌——高密东北乡人任情豪放的壮丽生活图景,表现了民族生命意志的强大和不可战胜。
整部《红高粱》作品所释放出来的红高粱的咄咄逼人的压迫感,东北高密乡农民的敢爱敢恨,唢呐的歌声,花轿,漫野的高粱地,高粱酒,以及照耀着黄土地的血一样的红太阳,顿时把人们带入了那个在现代的浮华中早已逝去的古老东方的神秘与野性的世界。《红高粱》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小说中的
“我爷爷”和“我奶奶”几乎失却了抗战故事中救世主的形象,他们只是有情有欲的凡夫俗子,杀死日本鬼子也只为的是报已“私仇”。艺术创作的一个广阔舞台,民族危亡中的苦难与拯救为艺术创作留下了充分的施展空间。《红高梁》通过“我爷爷”和“我奶奶”最原始的爱情,洗净了积压在中国农民身上的数千年的封建尘土,释放出埋藏在尘土之下残存的生命之火,表达出对人性与本能的极度推崇。
小说中余占鳌并非是一位为了民族大义革命信念而抗击日本人侵略的传统式大英雄。他只是单纯的为了替死去的生命复仇,为了让生命能够继续延续奋起反抗。而作者奶奶临死前仰天对一生的感悟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赞美诗。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尊重生命本质的人文情怀,小说红高粱感动无数的读者,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