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文档名称:

医学专题用药常识-合理用药.pptx

格式:pptx   大小:635KB   页数:9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学专题用药常识-合理用药.pptx

上传人:小屁孩 2022/7/21 文件大小:6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学专题用药常识-合理用药.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药常识
中央民族大学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徐东伟
1
2021/7/20 星期二
思考题
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_____ _____ ______ 是合理用药的核心,_____反应。因此,在使用每一种药物之前都应对该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反应作一详细地了解,全面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适用范围、正确用法及不良反应等,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14
2021/7/20 星期二
三、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也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的药物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不同的是:
①初次过敏反应是不可预知的,而且药 物过敏者大多有使用过或隐性接触过同一药物的既往史,使人们思想上容易放松警惕;
②药物过敏反应的轻重程度一般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不过敏的人即使用药到中毒剂量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而过敏体质的患者仅闻过敏药物的气味即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所以,对于药物过敏的人来说,有时是“防不胜防”;
③药物过敏反应 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令人难以预料, 有时甚至在数秒钟内出现 反应。临床表现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对于抢救严重药物过敏的患者来说,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上述 三 点基本上勾画出了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特征。
15
2021/7/20 星期二
三、过敏反应
既然药物过敏临床常见,且发病急而凶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就应牢记其预防措施“三步曲”:
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尽量选择较少引起
过敏的药物,尤其不要滥用过敏频率极高的抗菌素;必须应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并采取必要的抗过敏措施, 加强用药后的观察。对于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用药前一定要做过敏试验;
16
2021/7/20 星期二
三、过敏反应
②一旦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后,应立即向医生报告,积极进行诊疗,并协助医生迅速查明过敏药物;
③将过敏药物记在常用病历醒目的位置上或规定的地方,并牢牢记在心中,每次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报告曾经过敏的药名,避免过敏药物的再次接触。
17
2021/7/20 星期二
四、继发反应
继发反应是指继发于抗菌药物治疗作用后所出现的新的感染灶或维生素缺乏等反应,其主要机理是: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寄生着多种菌群。 各菌群之间既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它们在人体的局部维持着 “生态平衡”,而且有些菌群在自身生长、繁殖的过程中能够合成可被人体吸收且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K、复合维生素 B等。
18
2021/7/20 星期二
四、继发反应
人体生病时使用大量广谱抗菌素治疗,杀死了对抗菌素敏感的菌群,使被其制约而又对抗菌素不敏感的菌群异常生长繁殖,引起新的感染征象,又称为“二重感染”。临床上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所引起的继发性霉菌感染如鹅口疮、霉菌性***炎等就属典型实例。
19
2021/7/20 星期二
四、继发反应
如果因抗菌素的应用杀死了肠道内能合***体所需维生素的菌群,还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反应,如维生素K、复合维生素 B缺乏等,进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等。所以在临床上应尽量使用针对性强的、细菌敏感的抗菌素治疗,以便尽可 能地以最少的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长期地、大量地、盲目地使用抗菌素而引起继发反应。一旦发生继发反应,应立即停用广谱抗菌素,给予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K、乳酶生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其他有效抗菌素治疗。
20
2021/7/20 星期二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一过性:停药后可恢复正常,或随着连续用药不良反应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严重性:造成器质性损害,即停药也难以恢复,甚至致死、致残。
普遍性:调查资料表明,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现代流行病。
21
2021/7/20 星期二
第二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在了解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后,,才能在平时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地、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充分地发挥药物疗效,尽可能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2021/7/20 星期二
药物的治疗效果是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体和药物两个方面。
23
2021/7/20 星期二
一、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性别差异
年龄大小
疾病状况
个体反应
24
2021/7/20 星期二
年 龄
年龄的大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较大。
儿童应用***的剂 量,很可能会发生中毒。而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也较青壮年人明显,因而用量就应相对减少。因此,用药应充分考虑年龄大小对药效影响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