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赤壁》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赤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upcfxx 2022/7/21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赤壁》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懂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学****并尝试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懂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学****并尝试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人杜牧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在晚唐诗坛上,他和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朗读诗歌
(三)解题 1、赤壁简介: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如今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实那么是怀古咏史之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2、赤壁之战:略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略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漂浮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设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漂浮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根底。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似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精品文档请下载)
接着写道:“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假设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和结果是非常清楚的,因此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和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 考虑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