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50-01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50-01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让孩子学习语文有兴趣。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一撇一捺,支撑天下。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 (指名认读)
:你知道有哪些人?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在课堂中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以课题作为突破口,发散开去,便能辐射全文,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一开始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通过猜字谜引出“人”。再让学生明白“人”是指所有的人,包括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
。板书课题: 人有两个宝
。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
,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
。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孩子而言,老师是神圣的,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会令孩子羡慕不已。所以,引导孩子摆脱顿读、指读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老师多示范,这样降低朗读的难度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做到“我要读” 。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注意词儿连读。
:(1)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准了。(2)检查词语是否读正确了。
6. 精读课文,要求:(1)把句子读通顺。(2)边读边思考: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精读感悟,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
(2)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
(1)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理解“做工”
①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