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懂古2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懂古2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docx

上传人:前程似锦教育 2022/7/2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懂古2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读懂古诗(二)
第二课时 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
一、预习 古诗语言有哪些特征?《步步高》 P94-95 二、导入
三、高考真题:
( 2011 年高考辽宁卷)阅2、要古诗语言的变形的作用 ( 1)突出某种特殊的情感、意境等内容的表达效果(

2)声律、修
1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辞上的特殊需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要学会合理的文学想象加工,以丰富古诗跳跃性语言省略的内容
八、课后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问题:此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杜 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问题:颈联“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的语序是颠倒的,实际的语序是什么?诗人调整语序有什么表达效果?
读懂古诗(二)参考答案
三、高考真题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
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
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 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答
出画境的,给
2 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
2 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
的,给 2 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六、课堂练习
(一)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
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二)这两句写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
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
给人以悲凉、 抑郁之感。 词序的错置, 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
而且突出了 “石泉” 与“草露”,
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
一种迟暮之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八、课后作业
(一)( 2 分)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
领,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词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
,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
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清音”
,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内心充满了强烈的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 3 分)(二)实际的语序是“知湖外草碧,见海东云红”
,原诗
的语序突出景物的色彩,描写了巫峡久雨新晴之后锦绣般绚丽的美好春景,意境开阔而和谐,表
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符合这首诗声律的押韵要求。
资料个人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