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介绍内容.ppt

格式:ppt   大小:5,585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介绍内容.ppt

上传人:lily8501 2017/6/28 文件大小:5.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介绍内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足口病的诊治
周至县人民医院
巩晓峰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病原学
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
埃可病毒4、6、9、11等型。
肠道病毒71型( 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病原学
EV71特点:
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
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 病情加重突然
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病原的特点
50℃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
对***有抵抗力,20%***,4℃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
耐酸:
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
对去***胆酸盐等不敏感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甲醛、***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
流行病学--- 流行概况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流行病学--- 国内流行情况
1981年起,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有少数病例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两年散发流行,1986年又出现爆发。%%。
2000年5-8月烟台招远市立医院报告1698例,6月15-7月15发病高峰,3例死亡。
2000年秋季新加坡的疫情波及到苏州市,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某幼儿园也因新加坡生病儿童返回苏州引起爆发疫情
2001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
流行病学--- 国内流行情况
流行病学--- 国内流行情况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29例,其中22例死亡。
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