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三 峡[49].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 峡[49].doc

上传人:whetyo 2022/7/2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 峡[49].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 峡
程庄镇 第一初级中学高志全
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
3。学****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
[教学重点]
1。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
2译的词句画出来和同桌讨论,还不会的保存在班级讨论。
活动二:学生集体讨论不会翻译的词句。
活动三:检查重点词句的翻译。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③素湍绿潭 白色
④每至晴初霜旦 早晨
⑤哀转久绝 断绝,消失
(2)翻译句子。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假设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四美读赏析。
在疏通文意后,就让我们随着郦道元一同去游览美丽的三峡,看看它终究美在哪里?
,赏析层次之美.
问题:朗读课文,考虑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欣赏文章的层次之美。
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学生明确:文章先写山(第一段),后写水(第二至四段)。层次美在条理明晰.
,赏析三峡风光之美。
(1)赏析山势之美。
问题:朗读课文第一段,赏析三峡的山美在哪里?
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笔画出说明山势之美的语句,然后概括。
讨论明确:三峡的山美在:(1)连绵不断。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两岸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所以连绵不断。(2)遮天蔽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所以遮天蔽日是其特点. (3)壮丽绚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给人以壮丽绚美的气势。
(2)赏析江水之美.
问题:三峡的水美在哪里?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二至四段,结合文中语句,赏析其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表现水的特点的语句,并作赏析。
讨论明确:三峡的水美在:
(1),三峡风光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2)美在四季之水不同。
夏水——奔放美:水流湍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可见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春冬之水——清悠美:水缓潭清。“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盘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可见水流轻缓,潭水青绿。“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环境清幽。
秋水——凄婉美:寒肃,凄哀。“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用林间的寂静,猿鸣的哀婉,从侧面衬托了水的凄寒。
3。析读课文,赏析写法之美。
问题:在写三峡之景时,作者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来突出三峡山水的特点,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品析文章的写法之美。
学生自己轻声朗读语句,品析画出相关语句,批注表现手法,,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讨论明确:写法之美表如今:
(1),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风光,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2)美在衬托手法的使用。
第一段,作者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突出山势的高耸。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假设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从侧面写出了山高。
第二段,写夏水的湍急,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衬托出水流之急,船行速读之快.
第四段,“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用林间的寂静,猿鸣的哀婉,从侧面衬托了水的凄寒。
(3)美在动静手法的运用.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化的印象。
(4)美在修辞手法的运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有这么快,运用比喻,写出水流之急,水速之快。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反衬了三峡的凄凉。
4。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风光。在本文,我们随作者一起欣赏了文章的层次之美,风光之美,手法之美,语言之美,这真是一次愉快的美丽阅读之旅。
五、拓展延伸
如今的三峡,不仅因为风光之美吸引了中外游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