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2年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stary 2022/7/21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学****资料
- - - - - - - - -
中学课外古诗赏析练****题
阅读以下各首古诗 , 然后回答疑题;
(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 夜市桥边火” ,请赏析“ 火” 这个字的妙味;
(答案 :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富强,民风淳朴; 2、“ 火” 字,既可使
人想象夜市富强、
喧闹的景象, 而“ 火”
与桥下的水相映射,
波光粼粼, 更增加诗情画意;

(八)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 千枝” “ 万枝” 与后面哪个词呼应?“ 枝” 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成效?
2、“ 江桥掩映暮帆迟”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绽开联想和想象,作详细的描画;
(答案: 1、“ 掩映” ,通过“ 枝” 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
君的急迫心情; 2、极目眺望, 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
日已垂暮, 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精选学****资料
- - - - - - - - -
(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1、除了以“ 雪” 比如梨花,诗歌仍用了哪些词来描画梨花?写“ 柳深青” 有什么目的?
2、看着洁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 惆怅” 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 人生看得几清明” ,

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十)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仍应说著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 远行人” 、“ 一人” 分别指谁?
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 抱膝灯前影伴身” ,这句描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都是指诗人自己;
2、想得、遥知;
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
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想念;)
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精选学****资料
- - - - - - - - -
(十一)春


宋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 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 蘸” 用的非常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2、“ 小舟撑出柳阴来” 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案: 1、拟人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
(多) ;写出桃花鲜艳欲滴的漂亮;
2、
表达了作者宠爱大自然,宠爱漂亮的春天
,抒发了作者欢乐的心情;)
(十二) 夜 望 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有人认为“ 桂花” 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 将末句的“ 落” 字改作“ 在” 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答案: 1、答: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奇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 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 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 因而“ 桂花” 有点题之妙;
2、答:“ 落” 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好像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 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 在” 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成效;)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精选学****资料
- - - - - - - - -
(十三)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答:柳条、藤蔓、 黄莺;2